陽氣對於人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陽對於大自然一樣。自然界萬物生長需要太陽,人的生命活動需要陽氣。故張景岳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脈真陽!”
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是人體生殖、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的決定因素。那陽氣究竟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陽氣的作用首先就是“溫煦”
陽氣就好比太陽,我們經常會說:“太陽出來了,好暖和啊”,陽氣也是一樣,人只有有了陽氣身體才能暖和,才能維持正常體溫,這也是為什麼人死的時候,身體會冰冷的原因——陽氣不在了。
陽氣“溫煦”的功能的強弱,通過觀察身邊的人就能看出來。陽氣“溫煦”的功能弱的人,甚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都會覺得身上發冷;相反陽氣“溫煦”的功能強的人,別人都穿兩三件衣服了,他還可以只穿一件。
另外,陽氣還能“溫養”人體
自然界,日照充足,氣候溫暖適宜的地方,動植物活力就強;相反,日照時間短、天寒地凍的地方,生機就不足,植物枯萎,動物冬眠。
人也是一樣,有的人精力充沛,活力十足;有的人精神萎靡,連話都不願意說,這些都是跟陽氣的“溫養”作用分不開的。
陽氣不足的人有哪些表現?
陽氣不足的人會表現出疲乏無力、怕冷畏寒、四肢冰冷、舌胖且有齒痕、脈搏無力等感覺。
-
具體來講,心陽不足的人,會出現胸悶氣短、胸部發涼、胸痛、手足寒涼而不溫、唇舌清瘀,稍微勞累一點就心慌,臉色不好、氣短等症狀。
-
肝陽不足的人,多會表現出生命萎靡不振,容易疲勞,且脾氣暴躁;
-
肺陽不足的人,會出現氣短乏力、夜間咳嗽、氣喘、氣短等症狀,且容易悲觀失望;
-
腎陽不足的人,面色發暗、沒有精神,性慾不強、性功能低下,易煩躁、夜尿多,還會有腰以下發涼的症狀。
-
脾陽不足的人,多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易腹瀉,易腹脹,且比常人更易肥胖。
那麼,我們該怎樣補陽氣?四個小方法請記好
陽氣是生命之本,我們究竟怎樣給“生命銀行”存入足夠的“存款”陽氣呢?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曬太陽。
中醫認為,養生要和天時相應。養陽也一樣,要和春夏秋冬四時陰陽相結合。春夏是陽長陰消階段,秋冬是陰長陽消時期,所以一年之中,最佳的養陽時間就是春天和夏天,這段時間,我們可以藉助天之陽氣,長自身之陽氣。
那,天之陽氣在哪裡呢?在太陽。太陽是最純粹的陽氣來源,所以想要藉助天之陽氣,就要多曬太陽。
1.日出時,我們先面向東方,伸長雙臂做深呼吸,讓陽氣通過口鼻和皮膚進入體內。然後把兩個手的“勞宮穴”(大概位置就是在手掌心)面向太陽,這樣做可以保養心和肺;
2.正午,太陽當頂時陽氣最濃。這時站在戶外,深呼吸,陽氣就會從頭頂的“百會穴”(大概位置在頭頂正中心)進入身體。然後低頭,讓陽氣通過“風池穴”(項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進入身體。
3.傍晚、日落前,用手按揉“命門穴”(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我們先天的陽氣就藏在“命門穴”中,傍晚按揉“命門穴”能將太陽最後一點陽氣吸收進體內。
命門穴
4、調整心態也是養陽的重要方面。
喜、怒、憂、思、悲、驚、恐,分別對應著心、肝、脾、肺、腎。喜是屬於陽,悲是屬於陰的,如果每天我們都能開心、快樂,那麼陽氣就充足;相反,如果每天都鬱鬱寡歡,陽氣就會受損,所以我們要保持快樂的心情,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