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與學習者,
從出生以來無時無刻都在探索與學習,而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第一個重要他人,也是孩子的效法對象。
父母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與舉止是孩子最直接的教材,孩子在家中可能會模仿父母的哪些行為呢?
Part1 :影響力vs.模仿力
孩子天生的模仿能力與父母示範的行為舉止就好像鈕扣與衣服之間的關係,位置放對了,孩子就會學到好的行為,許多惱人的問題也就解決了。父母如果能夠善用影響力與模仿力,它們也許就會成為教養孩子時的最佳好幫手!
天生模仿者
模仿力是上帝賜給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神奇能力,連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都可以模仿別人的臉部表情;透過模仿,寶寶開始與這個世界互動並且回應這個世界。嬰幼兒的模仿是從觀察而來,他們會用眼睛、耳朵去觀察別人的動作、姿勢、甚至是語言,這些都是嬰幼兒模仿的範本。
新生兒即具備模仿的能力,爸爸媽媽如果對著新生兒吐舌頭、逗他,他也會跟著吐舌頭,不過這樣的模仿行為比較像是反射行為,並非有意圖的模仿。3~4個月大的嬰兒才是真正模仿的開始,嬰兒想要透過模仿來與別人建立關係,雖然只能模仿部分而且還不太精確,但已經屬於有意圖的模仿。2~3歲幼兒模仿的能力隨著動作、認知、語言能力進步而逐漸發展,此階段重要他人(也就是照顧者)是幼兒主要模仿的對象。4歲之後幼兒的模仿能力更加成熟,會開始進行大量的模仿,此時模仿對像也更加多元,從家庭裡向外擴展。
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對象
孩子的模仿是從觀察周圍的人、事、物開始,而第一個影響孩子的環境就是家庭,且身為孩子的父母親絕對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千萬別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父母講話方式、習慣動作、好習慣、壞習慣都是孩子的學習模板;但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尚未成熟,往往因為好玩或是不了解,就把大人所有習慣通通照單全收,父母的壞習慣就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孩子學走。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父母的習慣,在責備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壞習慣之前,父母也許可以先想想有哪些壞習慣其實是自己帶給孩子的呢?
父母最好能以身作則,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都要謹慎,免得讓孩子模仿學到壞習慣,孩子一旦模仿習得某個習慣,要改掉就必須花費更多心力。
別讓你的壞習慣影響孩子
孩子的壞習慣很多是從父母身上模仿而來,對於一些幼兒常見的壞習慣,爸爸媽媽們該如何以身作則來示範教導,避免寶貝將不良行為照單全收呢?
狀況1:偏食
蕙蕙的爸爸討厭茄子,每當媽媽端出炒茄子的時候,爸爸總是假裝沒看到那道菜,因此蕙蕙也一直沒有嘗試吃茄子,學校老師也反應蕙蕙一看到茄子就會大哭大鬧不肯吃。
幼兒正處於快速發育階段,為了達到營養均衡,六大類食物皆應均衡攝取,營養需求的滿足非常重要。偏食會使孩子營養不均衡,影響未來的發育,在烹煮或準備餐點時,食物的選擇應盡量均衡且多元。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就算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也要為了孩子健康的緣故吃給孩子看;孩子看到父母每次都不吃某種食物,久而久之也不會想去吃,但是如果看到父母吃得津津有味,那麼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想嘗試看看。
狀況2:晚睡
欣欣的爸爸常常為了工作忙到半夜,而媽媽總是看韓劇看到很晚,雖然媽媽每次都叫欣欣快先去睡覺,但是愛湊熱鬧的欣欣看到大人們都還醒著,反而怎麼睡也睡不著。
幼兒需要的睡眠時間比大人多,若跟著家人晚睡,缺乏足夠的睡眠可能會影響幼兒健康。當孩子的睡覺時間已經到了,父母最好暫時先停下手邊工作陪伴著孩子,與孩子建立一個睡眠的儀式,或是有一段床邊故事的時間。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也可以讓孩子不受干擾進入睡眠,待孩子入睡之後,父母再繼續原本的工作。
狀況3:電視看太久
恩恩只要一轉到喜歡的卡通節目,眼睛就立刻被吸引,就連恩恩的爸爸也無法抵抗電視的魅力,坐下來陪恩恩一起看,轉眼之間一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
幼兒眼睛的發育要到5、6歲之後才大致定型,看電視的時間如果過長恐導致視力問題。幼兒看電視的時間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爸爸媽媽在用計算機、看電視的時候,也要記得起來休息一下。提醒爸爸媽媽,可利用鬧鐘或定時器設定看電視的時間,讓正在使用屏幕的大家起來動一動、放鬆眼睛壓力。
狀況4:邊吃邊看電視
小歆的哥哥們白天都在外面上課,晚餐時間是整天下來一家人唯一可以聚在一起的時間,剛好他們家最喜歡的節目又在這個時段播出,年紀最小的小歆總是跟著一起邊看電視邊吃飯,結果每次光是一碗白飯就要吃上1個多小時。
邊吃邊看電視容易讓寶貝分心而且消化不良,建議吃飯和看電視最好能分開來。必須先由父母帶頭培養習慣,也要向孩子解釋邊吃邊看電視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剛開始可能會不太習慣,但之後幾次若能繼續保持的話,就會發現吃飯時看電視並非必要。
狀況5:東西亂放
柔柔的爸媽每次東西用完後就隨手亂放,東西都必須找老半天才找得到。柔柔的玩具也是隨便亂丟,就連從圖書館借來的繪本也都隨便亂放,他們家已經不知道賠過多少本書了。
孩子秩序感的建立很重要,父母更必須帶頭建立起收拾、物歸原位的習慣。不妨為寶貝準備專屬的箱子、收納盒,讓孩子有固定收拾的地方,再由父母示範如何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示範完可以讓孩子自己多練習幾次加強印象,下次孩子如果有確實收好就可以給孩子鼓勵。
狀況6:亂發脾氣、吵架
甄甄的爸爸最近工作壓力大,所以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和媽媽吵架,看到他們大聲吵架的甄甄心裡感到很害怕。某天甄甄在幼兒園裡因為別人不小心拿到她的水壺,她就對別人大聲吼叫。
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麵前吵架,目睹父母吵架的孩子會因此感到害怕不安,也可能讓孩子誤以為是自己的緣故,才會讓爸爸媽媽吵架,然後怪罪自己,甚至是讓孩子模仿用吵架來解決事情,這些都會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當必須要討論重要的事情時,爸爸媽媽可以先委婉的告知孩子自己要先去做其他重要的事(例如去外面澆花),再到另一空間去討論。別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去吵架,應待彼此都情緒穩定之後再回來。如果還是被孩子看到的話,也應先向孩子道歉、說明剛剛父母會大聲的緣由,才能作為孩子的最佳示範。
引導孩子模仿的原則
爸爸媽媽在教導寶貝的時候須注意4項原則,才能透過適當的示範與引導讓寶貝學會良好的習慣,幫助他們在生活中能夠有好表現。
原則1:一步一步來
對年紀較小的寶貝可將動作分解成一個一個步驟來示範,就好像在教摺紙的時後我們會告訴孩子第一折要折到哪,然後等孩子完成這個動作之後才告訴他下個步驟,如此有助於他們跟上步驟;對於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示範一組連續的動作。
原則2:慢慢說
在說明規則時講話必須清楚且緩慢,詳細地向孩子說明並且告訴他該做什麼,同時也要注意講話的速度是否適當,太快的話孩子可能會聽不清楚。
原則3:檢視
檢視確認孩子是否真的學會,可以請孩子自己在沒有父母協助的情況下自己做一次,若孩子做得到的話就表示他已經學會,反之父母則可以從孩子還不熟的步驟反復加強指導,讓孩子多練習幾次,直到他們學會。
原則4:鼓勵不可少
當寶貝做對了或者是學會了,父母不要吝嗇給予寶貝鼓勵和讚美,有了鼓勵孩子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糾正小技巧
看到孩子做出不好的行為要在當下當場立即提醒他,並具體詳細告訴孩子哪裡做錯了,正確的應該要怎麼做。
發揮正向影響力
父母的飲食、社交、衛生、語言習慣等都會型塑孩子習慣,對孩子影響層面非常深遠,透過孩子的天生模仿力,父母應該發揮其正向的影響力。
爸爸媽媽不妨從生活中把握機會示範給孩子看,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教材,孩子如果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那麼父母就要親自示範並且教導孩子,然後再讓孩子不斷地練習。
幼兒很喜歡模仿,尤其是模仿大人,因為幼兒對於長大這件事心裡也是滿懷著期待,希望未來的某一天也可以變得跟爸爸媽媽一樣高一樣厲害。父母是孩子的典範和榜樣,能讓孩子謹記在心裡的教導,就是發揮父母正向的影響力,用行為舉止與態度來影響孩子。
陪孩子一起成長
父母難免會有不小心犯錯的時候,如果被孩子看到不好的示範,爸爸媽媽們也先別緊張,不如就直接趁著這個機會給孩子好好上一堂課吧!
父母若是能在小孩的面前承認自己剛剛不好的行為,這種勇於認錯的態度不就正是最棒的以身作則嗎?爸爸媽媽可以向寶貝解釋說:「對不起我剛剛做了不好的示範,下次我會注意一點。你好棒喔,還會提醒我耶!」不僅是孩子在成長,父母也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要成為以身作則父母所要面臨的壓力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建議爸爸媽媽們對此無須以過於嚴肅拘謹的態度來要求自己,並非無時無刻都要以高標準來檢視自己的行為表現,而是也要懂得適時讓自己放鬆。挪出一段休息時間,在這不用過於拘束的時段里和孩子一起同樂,藉由親子之間的互動告訴孩子,有時也要輕鬆,不僅能拉近了彼此間的感情,更讓自己可以休息放鬆。
建立習慣小提醒父母若要帶領孩子建立習慣,記得要堅定且溫和的執行,不要隨便破壞原則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