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5歲了,一直都是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可是最近爸爸媽媽卻發現,丹丹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總是按別人的意願做事,順從別人的領導,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問她想吃什麼、去哪裡玩,也經常說不出來。丹丹的爸爸媽媽特別擔心,再這樣下去,女兒會變成一個沒有主見的孩子。
你家的寶貝存在這樣的問題嗎?千萬不要認為這只是因為孩子內向,不愛說話。其實,造成孩子缺乏主見的真正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孩子喜歡模仿,容易盲從。
第二,家長、老師本來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再加上有些家長習慣於替孩子包辦一切,所以容易造成孩子唯命是從。
第三,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忙,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不理解孩子,往往造成孩子的畏懼心理,不敢說、不敢做想做的事情。
誠然,孩子聽話、乖巧可以讓父母省心很多,但你是否想過,孩子總要長大,要面對很多需要自己決策的問題。學會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可以塑造孩子的獨立性、責任心和自信心,這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值得培養的技能。雖然孩子不會一夜之間就變成一個果斷的人,但是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且必須想辦法幫助他們成為這樣的人。下面4個策略,也許能讓你的孩子更獨立,變得更有主見。
1. 給孩子表達意願的機會
很多家長習慣於事事為孩子做出決定,而很少徵求孩子的意見。其實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家長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讓孩子充分錶達自己的意願,給他自主思考的機會。
例如,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可以問他想買什麼;帶孩子出門,可以問他想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全家去旅行,可以問他覺得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
2.用啟發式的話語代替命令
家長不妨將命令式語氣改為啟發式語氣,如“這件事怎樣做更好呢”、“你是否該去做……了”,這種表達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爸媽對自己的尊重,從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按自己的意志主動處理好事情。
3.耐心傾聽孩子講話
父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
靜聽孩子的“嘮叨”
很多孩子喜歡嘮嘮叨叨地講他見到的一些人或事,家長千萬不要嫌囉嗦和麻煩,因為這種“嘮叨”恰好是孩子自主意識的最早體現,他是試圖向成人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家長不僅要靜聽孩子的“嘮叨”,更要鼓勵孩子多“嘮叨”。
勿搶孩子的“話頭”
有時,家長會覺得孩子講話的語句、用詞不夠成熟,喜歡搶過孩子的“話頭”來說,這樣做無疑是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機會,同時也會讓孩子對以後的表達失去信心。
因此,在孩子想說話的時候,即使辭不達意,家長也應該讓他用自己的語言把意思表達出來,而不能搶做孩子的“代言人”。
聆聽孩子的“辯解”
當孩子為自己所做的事與家長爭辯時,家長千萬不要斥責孩子“頂嘴”,要給他充分的辯解機會;當孩子與他人爭吵時,家長也不需要立即去調解糾紛,可以在旁聆聽和觀察,看他說話是否有條有理。這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大有益處。
4.讓孩子自主選擇
家長對孩子自主選擇的尊重,可以隨時隨地體現在最簡單的日常生活中:
吃的自主
當孩子能力所及時,在不影響飲食均衡的情況下,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吃什麼。例如在飯後吃水果時,家長不必強迫孩子今天吃蘋果,明天吃香蕉,而讓孩子自己挑選。
穿的自主
家長帶孩子外出玩耍時,對於穿什麼衣服,可以多給孩子一些選擇的餘地,在保證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決定,切忌隨自己喜好而不顧孩子的感受。
玩的自主
不少孩子在玩遊戲時,並不想讓成人教給他們遊戲規則,更願意自己決定遊戲的方式,並體驗其中的樂趣。家長可讓孩子自己選擇玩具和玩的方法,這樣做可以極大滿足孩子的自主意識,幫助他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