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到底是如何致富的?他們有什麼致富秘笈?為什麼有錢人的日薪是我的年薪?這大概是每個嚮往財富工薪階層的終極問題。《有錢人窮的時候都在做什麼》的作者潛心翻閱上千位超級富翁的傳記,潛心研究有錢人的致富行為模式,同時結合人類行為學理論,提出“富行為”概念。
在談論如何變成有錢人之前,我們還是要先討論一些基本的道理。想要進行某種改變,不管你是想要減肥、學習,還是想要升職、加薪、屌絲逆襲,都需要正確的行動。行動不會憑空發生,它一定是被思維和想法驅動的。想讓行動正確,前提是思維正確;想讓行動持久,必須讓思維持續。所以在研究富人行為之前,我們先要看看富人是如何思考的。
時間觀念
普通人浪費時間,任由他人偷走自己的時間;而對於有錢人來說,時間是他們最寶貴的資產。對於有錢人來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時間過了就再也無法挽回,他們懂得利用其他資源換取時間。李笑來老師多次強調:花錢能搞定的事,就別浪費其他資源。是不是聽起來簡單?千萬別把道理只當道理,當我們沒什麼錢的時候,你真能做到避免用自己看似免費的時間來換取一點蠅頭小利嗎?比如有的資源帝,本來能夠花幾十塊錢搞定的事情,他們非要花費大量時間尋找免費資源;再比如通勤方式,打車上班可以讓你有機會利用碎片時間休息、吸收資訊、處理雜事,但如果自己開車或者坐地鐵,時間利用率就會變的很低。在普通人的概念裡,司機和助理是有錢人的專利,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目前中國勞動力價格很低,各種服務的便捷程度很高,處於工薪階層的我們完全可以研究出一套方案,最大程度地將我們從瑣碎雜事中解放,把時間用在回報率更高的事情上。
價格與價值
咖啡店裡30多塊錢的咖啡成本可能才5塊錢,去咖啡店的人都太傻冒了吧,這是很多精明的普通人的算計。但實際上,你花30多塊錢,買到的不僅僅是咖啡,還買到了咖啡廳的氛圍、服務、優雅格調、精緻擺設、美妙的音樂、和朋友的交談和你在這種環境中的體驗,這些都是咖啡這個商品的附加價值。有錢人非常了解價格和價值之間的差異,並利用這點賺大錢。這時候,有必要請出投資界神一樣的存在:巴菲特和芒格,他們的投資主張就是尋找等於或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價格標價的證券。
西瓜還是芝麻
對賺錢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格局。那些目光短淺的人,時間與精力都被眼前的蠅頭小利塞滿了,自然無暇顧及遠處的黃金。而那些仰望天空,腳踏實地的人,才會真正運籌帷幄、權衡得失,穿越時間與空間,站在至高點上作出最有利的選擇。因此,在追求財富的早期階段,不要太看重有形的東西。比如讀書寫作這件事,在剛開始一定是只有投入,沒有回報。但是當你的知識和輸出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廣泛的鏈接效應。知識成為體系,輸出鏈接志同道合的朋友。機會就是如此產生的,系統就是如此運行的,只有復雜到一定程度,才會湧現出意想不到的機遇和路徑。如果對此還有懷疑,推薦去了解宇宙學、地質學、進化論,你會了解到在無、有之間,存在著怎樣的混沌狀態和什麼樣的轉化過程。
目標還是夢想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目標。對於普通人來說,夢想是用來幻滅的;對於強者來說,夢想是用來實現的。強者的人生使命是不斷接近夢想,讓目標成為讓夢想落地的唯一途徑。人們經常混淆目標和夢想,其實他們有很大區別:目標是清晰可行的,夢想是飄忽和無法分解的。比如說,你想變成中國首富就是一個夢想;但是你想月入10萬就是一個目標。因為你發現成為中國首富這件事距離你太過遙遠,你完全無法找到任何路徑分解這個任務。但是月入10萬這件事還在你理解範圍之內,你可以通過分解目標產生當下的行動。
值得恐懼的只有恐懼本身
恐懼是阻礙行動的唯一障礙。許多人不是沒想法,也不是沒能力,而是被害怕失敗的恐懼打敗了。美國著名汽車鉅子福特曾說過:“我在聘用人才的時候,總是喜歡那些經歷過重大失敗的人。”著名科學家索爾克博士經歷200多次失敗後,在201次的時候終於發現了小兒麻痺症的疫苗。如果我們將思維里失敗的概念替換成暫未成功的狀態,我們的恐懼感會大大降低。你會發現除了恐懼本身,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值得恐懼,所有失敗都是學習的養料,成功永遠都是進行時。
作者:魔法少女屁小毛
來源鏈接:http://www.jianshu.com/p/34642b81be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