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看錯,世世代代伴繞著地球運轉的月亮,竟然不是一顆天然形成的天體,而是高度智慧生物的製造體。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們對太空的探索也更加廣袤,隨著一個接一個的不斷發現,人類推翻了太多關於未知的推測。這裡面,月亮便是其中之一。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精通歷史文獻的學者可能會發現,所有的史書記載中,在某個時期前,沒有一個提到過月亮的。這說明什麼,說明遠古時期,天上根本就沒有月亮。
大詩人蘇軾寫的詩集《水調歌頭,中秋》裡面曾有這樣一句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曾經的我們,以為這只是詩人的一種感慨,殊不知,蘇軾是在真正產生疑問,對月亮的來歷感到不解。
從科學方面來講,說它是人造體,首先是因為身為一顆衛星,月球的體積實在大的有點不同尋常。要知道地球直徑只有12756公里,而月球的直徑就有3467公里,比地球的四分之一還要多。這麼大的一顆衛星,以地球體積所產生的引力來說,根本難以捕獲。
所以,根本不是月球在繞著地球轉,而是兩者在互相圍繞運轉。這一點目前已被許多科學家證實。
其次,月球內部是空的,並非像其它星體一樣是實心體。地震學家通常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內部的性質。同樣的原理,也可以用月震波研究月球內部的性質。
美國宇航局就曾以月面為基地,設置了高靈敏度的地震儀。其中一台由“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設置在靜海,另一台由“阿波羅”12號的宇航員設置在風暴洋。這種高靈敏度的地震儀甚至能記錄宇航員在月面上的腳步聲。美國中部標準時間1969年11月20曰4點15分“阿波羅”12號的宇航員用登月倉的上升段撞擊了月球表面,隨即發生了月震。月球“搖晃”了55分鐘以上。震動由小逐漸變大,至強度最大用了約8分鐘,然後振幅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這個過程用了大約一個小時,而且“餘音裊裊”,經久不絕。
在“阿波羅”12號造成“奇蹟”後,“阿波羅”13號的宇航員用無線電遙控飛船的第三級火箭使它撞擊月面,地點選在距“阿波羅”12號的宇航員設置的地震儀87英里的地方。月震持續3小時20分鐘後才逐漸結束,月震深度達22英里至25英里。而這種現像只有中空的球體才會發生這種形式的振動。“阿波羅”13、14號的宇航員還進行了多次月震試驗,最大的一次月震造成的月面振動持續了4個小時。
教科書告訴我們,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地球上也有些隕石坑,科學家計算出來,若是一顆直陘10哩的隕石,以每秒三萬哩的速度(等於100萬噸黃色炸藥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它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
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隕石坑竟然都「很淺」,以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只有4哩,但它的直徑有186哩寬!直徑186哩,深度最少應該有700哩,但是事實上加格林坑的深度只是直徑的2%而已,這是科學上的不可能。為什麽如此?沒有一個科學家能夠給出一個圓滿解釋,也無法去解釋,因為他們心裡清楚,一解釋就會推翻過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識。
隨著進一步探索,根據阿波羅11號、12號宇航員帶回的月球岩石標本,測驗後發現,它的密度比地球岩石的密度要高得多。月球岩石的密度為3.2-3.4克/立方公分,而地球岩石密度僅為2.7-2.8克/立方公分。
不但如此,科學家經過月岩檢測,發現月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形成於46億年前(有的岩石壽命達70億年),而我們地球上發現最早的岩石的形成時間不過是39億年。還有6種元素是地球上所沒有的。
更加奇怪的是,月球上許多熔岩中,含有大量的地球上極稀有的金屬元素,如鈦、鉻、釔等等,這些金屬都很堅硬、耐高溫、抗腐蝕。科學家估計,要熔化這些金屬元素,至少得在2、3千度以上的高溫,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顆死寂的冷星球,起碼30億年以來就沒有火山活動,如何產生如此多需要高溫的金屬元素呢?而且,科學家分析太空人帶回來的380公斤月球土壤樣品後,發現竟含有純鐵和純鈦,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為自然界不會有純鐵礦。
既然這些金屬不是自然形成的,那麼便是人為提煉的。問題來了,是誰在什麽時候提煉這些金屬的?這些,使人類對月球的來歷更加感到困惑。
(注,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