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的孩子被科技發展而解放,成為“不需要”的勞動力,沒有工作、閒散在家,他怎麼辦?你能養孩子一輩子麼?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時代和科技發展的大勢所趨。美國銀行在一份300頁的報告中預計,最早在2025年,機器人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讓這個世界天翻地覆。它們將以一股“創造性破壞”的旋風,打破舊有商業模式。10年時間內,機器人將接手製造業45%的工作,並削減9萬億美元的勞動力成本,使得當今社會的很大一部分被丟入歷史的垃圾堆。
報導稱,由此帶來的社會後果就是,就業市場底層的人將被淘汰出局,如果不接受再教育,這些人將無法再找到工作。美國銀行稱,這是“對人力的取代”,並估計美國將近半數的工作崗位將面臨風險。
更現實的是,勞動力大軍將進一步分化成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富人”和只有高中畢業文憑的“窮人”,更不用說世界上的8億文盲了。如果各國政府未能採取行動緩和這一影響,不難設想由此帶來的爆炸性後果。
2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真的走到那一天,你最擔心孩子什麼?我的答案是“擔心他不會玩”。因為當人工智能以旋風之勢解放人類的雙手時,剩下99%的人幹啥去!當然是尋開心了。
會玩的人,甚至是自由職業者,已經在社會初露鋒芒。比如婚禮策劃師、酒店試睡師、年會策劃師,更或者那些脫口秀達人以及自媒體人,有趣、會生活、能思考,抓得住轉瞬即逝的社會熱點的人,脫穎而出。
《一切行業都是娛樂業》是一本暢銷書,其中的觀點我比較贊同,他認為娛樂重構一切行業規則,重新定義你的產品、消費者。不知不覺,你已經生活在一個娛樂架構的社會裡。
是的,如果你能組織一群人玩得很開心,開心之餘他們願意為快樂買單。你就成功了。從《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到《奇葩說》、《吐槽大會》,那些能讓人們笑著笑著就high起來的人,出了名也掙夠了錢。當年香港捲入美國次貸危機之時,反倒是娛樂行業逆勢走高。生活本來就夠苦了,還不能讓人敞懷笑一笑啊?
笑一笑,十年少。
會玩是一種能力。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會玩,最好是帶著一群人玩。那就厲害了。因為他的未來,肯定會比那種死讀書的孩子強多了。會玩,意味著孩子有想法、動腦筋,組織能力強、協調能力高,溝通能力不錯。等等,你感覺到什麼了嗎?策劃力、領導力、表達力、親和力,反映了情商和智商的綜合體。如果家有這樣的孩子,請為你自己的鼓掌。
因為孩子的這些能力,不見得都是天生的。大部分的能力,其實是與父母相處中得來的。以前我看一部美劇《緋聞女孩》,裡面的富二代們雖然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但是他們卻用盡時間在“玩”。組織各種party、策劃大型活動、參與慈善拍賣、甚至自己做生意,全身心投入到social裡去。他們的目的很明確——進入劍橋、牛津、哈佛等等牛逼學校。
說來有點意思,如果你在學校學習各種牛叉,你可以進清華、北大,但很可能會從哈佛、耶魯的選拔中落選。倘若你是社交名媛,哦也,學校反而覺得你自帶光環,開門迎客。為何?
這些牛校有不成文的選拔規定:學得好、玩得好、能帶著大家一起high!
學得好是基礎。會學習的人太多了,有些天資so so但是很勤奮的人,最後也能學得好。這沒什麼了不起。
玩得好。這就屬於進階品質了。跟你在一起有沒有趣,你會不會玩出創意,你這人有沒有想法,能不能帶動團隊玩到世界頂尖去?比如扎克伯格,他在寫出Facebook程序之前,先是帶著男生們一起選美——他寫了一個學校美女pk的小程序。結果玩著玩著,就玩成世界首富了。
玩得好,還要有本事帶著大家一起玩。離開團隊,孤身英雄是成不了氣候的。
如果具備了以上品質,這些常青藤名校會排著隊來錄取你的孩子。所以,我看見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讓他們學英語補奧數。卻很少看到家長為一個會玩耍的孩子鼓掌。因為說到底,我們中國的家長,自己就不太會玩。
3
不太會玩的家長,先逼自己一下。你自己都不會玩,怎樣教孩子玩?吃飯、睡覺、洗澡、睡覺,都可以玩。都可以以遊戲的方式,和孩子溝通。
吃飯不重要,吃得開心才重要。
玩泥巴弄髒衣服不重要,玩得開心才重要。
首先,你得讓孩子“玩”出興趣。玩耍的基本特徵是趣味性。觀察自己的孩子,發現他對什麼感興趣。比如兩歲男孩普遍對托馬斯小火車感興趣,你可以盡所能,給他買火車書、帶他認識各種火車,從火車的形狀、發展史,進階到火車的運轉原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誰都知道。火車從原始的蒸汽時代進入現今的磁懸浮時代,蘊含了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帶孩子到火車博物館走一走,告訴他發動機如何運轉、設計如何匠心獨具,動能從哪裡來?所有的知識,都通過“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像海綿一樣吸收進去。
山東衛視之前有一檔節目,請五六歲的小孩和專家pk。這些小孩都是對某一個領域特別感興趣的孩子。印像比較深的,是一個對恐龍痴迷的男孩,他和一位恐龍學家一起回答主持人對恐龍知識的各種提問。最後居然華麗麗滴把專家幹掉了。真是痛快!
所以說到了我們第二個層次:父母的引導。孩子的玩耍潛力是無限的,這種潛力需要父母誘發出來的。“玩”對於孩子來說,是最有效挖潛他們潛力的方法。當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大腦飛速地運動,思想不斷閃出火花,這對於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特別是想像力和創造力有積極作用,是其他手段難以匹敵的。
還有,讓孩子在玩耍中養成游刃有餘的社交品質。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定有一個說服投資人的好口才。一個好的政治家,一定有一個讓大眾認同的表達能力。這些都是從小在玩耍中、與小朋友大朋友溝通中,學習到的。
“玩”通常是一種群體行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注意觀察,有的孩子習慣聽從指令,有的孩子喜好發號施令。在這些與孩子的交往中,在與其他人互助、互諒,協調的品質,慢慢建立起來。父母可以讓孩子玩一些諸如“過家家、開醫院等遊戲。即使是像“打仗”也是一種有趣味性的“玩”,也必須協調、合作、遵循規則。這些都對孩子的品質訓練有良好的作用。
4
未來的職業環境,哪些孩子能成功?
人們之所以為蘋果公司的手機傾倒,絕對不是他們有多好的技術。也不是他們有多牛叉的工程師。蘋果最大的魅力在於:理念。喬布斯的偉大在於,他將設計理念不斷簡化。喬布斯曾讓設計師們將iPod早期原型機上的所有按鈕都去掉,包括開關按鈕。設計師相當鬱悶,但也正是這種理念,在iPod上開發出了標誌性的滾輪來替代按鈕。
當信息時代向概念時代推進的時候,以前靠知識和邏輯工作的人,會被人工智能取代。而計算器無法達到的彼岸,是人腦的創意。
著名未來學家凡尼爾平克曾說過,未來社會有6種能力才能立足:設計感、講故事的能力、整合能力、共情能力,當然還有會玩,人必須通過“玩”找到生活和人生的意義。
所以,我們可以給孩子描述未來,但是沒法規劃未來。未來充滿變數,一個具備創造力的大腦才能永遠以不變應萬變。做父母的,要鼓勵孩子製定遠期計劃,比如3~5年,立下一個小目標,然後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用極強的會玩的能力,創造自己喜歡的事業。
在未來人與人競爭更傾軋的殘酷世界,你一定要教給孩子這項“會玩”的能力,不信,走著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