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勢利一點的說法,可以把這個世界的人分成兩種,窮人和富人。
而用經濟學中的二八法則(帕累托定律)來看待這兩部分,
則可以說這個世界有80%的窮人和20%的富人。
然而又根據馬太效應(窮者愈窮、富者愈富),似乎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那好問題來了,窮人為什麼窮呢?這個問題似乎很嚴峻。窮人的特質有很多,在這裡只想說其中三個比較明顯一些的特質:懶惰、不願意改變、短視。
懶惰
有人說非洲朋友的窮是因為懶,其實國人貧窮的原因也可以用這個字概括。
只是相比較而言,我們更勤奮一些而已。
但是,如果和富有的人相比,我們的勤奮還是顯得很不夠的。
另外,還有一點,這個懶惰或許指的並不是行動上的遲緩和拖延,也可以說是思考上的懶惰,只想著幹活,而不去想如何把工作幹得更有效率。所以說低等級的勤奮也是懶惰的一種,是需要人發自內心去改變的,有時候多動動腦子,要比多搬幾塊磚更有用。
不願意改變
窮人的不願意改變,更多的是不願意放棄現有的“勞動成果”或者說是“已經擁有的一切”,所以就造成了窮人願意沿著先前的生活軌跡繼續生活。可是,這樣的做法只能是讓自己在一個沒有發展空間的環境繼續“苟且偷生”,缺乏更多變富的機會。
改變,不光會提升生活質量,更多的是改變命運。這也是人與命運抗爭的最好方式。而那些最保守的人,終將只會在一條沒有前途的崗位上退休、終老,一無所成的過完平淡無奇的一生,發出“悔之晚矣”的嘆息。
短視
曾有人說過沒有野心是窮人的根本,其實短視也是有著一樣道理的。因為窮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上一個月班,拿一個月的工資,僅此而已。他不會是想著研習一樣特殊且不容易被別人取代的技能,將來成就一番只有自己能完成的事業,所以只能做著和之前一樣的事情,不思進取。
缺乏長遠考慮的窮人,因為不能很好地利用和分配時間,所以只能做有快速回報的低收益工作。而這正是很容易被他人取代的事情,難以讓自己獲得更高的成就,窮也就成了了必然。
所以說,一個窮人,如果不能正視自己懶惰、不願意改變、短視的行為和思想,那一定會繼續延續這種貧窮。
人從骨子裡就要有那種積極向上的想法,把眼光放到更遠更大的目標上,
克服自身的懶惰(主要是思想上的),做出腳踏實地的改變,
只有這樣才有“翻身做地主”、變成富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