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位學化工的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嗎啡有很好的鎮痛作用,但眾所周知,在臨床應用時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上癮。
所以一直以來,嗎啡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限制。
人們通過對嗎啡分子結構的研究,知道了哪個部分起鎮痛作用,哪個部分起上癮作用。
研究人員設想,如果通過化學反應,用對人體無害的結構替換掉起上癮作用的那一部分,一種高效、無副作用的鎮痛藥就會問世。
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之後,研究人員終於實現了這一目的。
但他們驚奇地發現,新物質的鎮痛效果竟然大減!
據說,這一直是化工界的一個難題。
-2-
我不懂化工,但這個現象卻讓我思考。
作為教師,作為家長,我們在面對孩子們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為了追求所謂的“完美”,而磨滅了許多本來屬於他們的個性呢?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而我們一直在努力,想把孩子們的缺點都改掉,讓他們只剩下優點。
但事實上,這很難做到,因為很多優點和缺點確實是相伴相生。
比如有個孩子因為生性膽小,去見心理專家。
專家告訴他:“膽小不是缺點,是優點。你不過是非常謹慎罷了,而謹慎的人總是很可靠,很少出亂子。”
這個孩子問:“那勇敢難道是缺點?”
專家說:“勇敢也不是缺點。勇敢是一種優點,而謹慎是另一種優點,是少出事故的優點。”
謹慎難免膽小,勇敢多會莽撞;聽話必然缺少闖勁,搗蛋往往創造力強。
專家的應對是有道理的,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對孩子的缺點因勢利導,沒有必要也難以做到徹底改變。
-3-
另一個故事是:
美國一次大型科學展覽會上,一名高中生的方案獲得了一等獎。
在他的方案裡,他力勸人們簽署一份要求嚴格控製或完全銷毀“氫氧化物”的文件。
這有充足的理由,因為:
這種物質會造成流汗過多和嘔吐;它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在氣態時,它會導致嚴重的燙傷;
它是腐蝕的幫兇;它會降低汽車的剎車效率;
人們在晚期癌症病人的腫瘤裡發現了它。
他問了50個人是否支持禁止這種物質,其中,43人表示支持,6個人沒有表態,只有一個人知道這種物質就是水。
-4-
任何一個事物,如果你只注意它的缺點,它都會讓你覺得一無是處。
從教育的角度理解,如果我們只看一個孩子的缺點,這個孩子就徹底廢了。
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生活中有一些熊孩子在大人嘴裡不可救藥,
但實際上,他們不是沒有優點,而是我們的眼睛在只盯著他們的毛病。
筆者所在的學校,有一天收到一面錦旗,是一位老人的家屬送給兩位學生的。
原來,這兩位同學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暈倒,在很多大人都不敢上前施救的情況下,
他們挺身而出,毅然過去照看老人,並拔打了救護電話。
由於救治及時,老人脫離了生命危險,委託家人來學校表示感謝。
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這兩位同學在學校並非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
他們平時經常調皮搗蛋,是典型的“刺頭”。
這起偶然事件,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身上閃光的一面。
-5-
那兩個小故事可能和教育並不沾邊,但我們確實可以從中悟出教育的道理。
一個人如果沒有缺點,他可能也沒有優點;如果我們選擇性地看待孩子,可能會得出荒唐的結論。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缺點,決定了教育的成功與失敗。
不追求孩子成為完人,也不只盯著孩子所謂的缺點,這才是最理性客觀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