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個徹頭徹尾的敗家子,雖說我爸不是李剛,也沒乾爹庇護,
但有個同樣愛敗家的老媽,在花錢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就是不克制,不拒絕。
看好了鞋,老媽曰:買吧,反正腳已定型,今天不穿明天穿,肯定不浪費,買!
看好衣服,老媽曰:買吧,青春走了回不來,現在不穿啥時穿,買!
看好手袋,老媽曰:買吧,包是女人的品味,好包提出去有檔次,買!
看好手錶,老媽曰:買吧,反正一年能升值15%,買了就當投資,買!
為了這一屋子的包包,衣服鞋,我家衣櫥和家具格局也基本上2-3年倒換一次,仍一批進一批,惡性循環。
至於理財,我的誤區概念:
1、買名品,因為只漲不跌,每次去櫃檯看看價格,我就感覺自己賺錢了,殊不知錢花了,想換回來卻是很難了。。。。
2、“錢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賺錢就是為了消費”,奔著這個理念,光前些年的雜誌,我每個月消費都過300,有一次家裡確實已經放不下了,找了個廢品站,0.2/斤,我愣是賣了50+,這還僅僅只是家裡的很少一部分,這時候才懂得,買的時候是書,賣的時候是廢物的概念,50+還不夠我買三本期刊的呢。
3、每次看到喜歡的,從不考慮如何用,僅僅憑喜歡,就掏錢購買。我甚至不明白閨蜜們為什麼買衣服的時候總考慮是否有的配才買,我都是買回去在配,因為家裡那一山的衣服,總不可能配不出來一套。總結起來才明白,人家是做事有計劃性,而我購物全憑喜愛與否的衝動型。導致了確實很多東西買回去只能當庫存,等待新產品的配搭。
4、生活空虛,除了上下班,健身,就是購物,消費,購物,消費,住宅區有大型商朝,辦公區在高檔商場樓上。導致有事沒事就逛街,開新店就光顧。用同事的話,我就是一購物活地圖,哪個同事穿的衣服是什麼品牌,什麼價格,什麼專櫃購買,只需要一打眼就有答案。
5、每年至少2-3次的長途旅遊,每週必須的戶外活動,喝紅酒,喝茶,玩木頭,這些習慣雖不是惡習,但每樣都是白花花銀子溜出去的大頭。。。。
自從接觸到理財,認識了一些論壇的朋友,我才懂得敗家不是我人生的全部,
原來很多我的同齡人,都在考慮買房,生孩子,建立新家庭,
為了孩子未來去思考,為了自己的前途去進修,為了父母的養老去理財。
現在在回憶一下自己的過去,真的是太空虛和荒唐了,
這篇理財誤區,可能大家更多寫出來的是一些理財路上的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