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是常態,不忙是變態,這是很多職場人的共識。
所以,當碰到這個問題時,沒有多少人會反對這個提法。
職場最常聽到的就是“我很忙”;
但沒有多少人會真的同意,那些說“忙”的人會真的很“忙”?
1
想像有一天,我們起床、準備上班、做清潔、吃飯、消遣、做家務、睡前洗漱,然後發現這些事情只花費了5個小時,那會是怎麼樣的情形?(一天上班8個小時,睡覺8個小時)如果照著這樣的時間算下來,我們每天就還有三個小時的空餘時間。
然而,據《新聞周刊》報導,我們每個人每天平均要花費1個小時的時間去找東西!如果照這樣子的時間算,你真正花在重要事情上面的時間有多少呢?
有一個同事,每天看起來很忙,著著急急來上班,時刻都是繃緊了弦的狀態,一刻不得閒。
開會的時候他會認真準備大量資料,總是第一個積極發言,有任何的活動都參加,幾乎每天加班,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
但是在項目組裡,他的工作完成度卻是最低的,但他也不氣餒,他總是說,我笨嘛,笨鳥先飛,不懂我就問,不會的就認真學,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實際上,他的問題不是先飛先努力,而是根本沒有努力到點子上,會議準備的資料大多繁瑣無用,不懂歸納和篩選,每次的發言也累贅和重複,不會清晰表達觀點。
每每有人給他指出這些問題的時候,他都唯唯諾諾說下次注意,可總是下次依然再犯,這樣的忙,至多只是營造了一種苦哈哈的形象,做的卻是無用功。
而他這樣做只是應了中國一句古話,叫窮忙活兒。
2
心理學說,人們有時候會錯認為成功需要特別忙才可以獲得,所以會有人進入嗜忙的狀態,表現為一刻都停不下來,並且在隨時哀嘆,忙死了。
“快要忙死了”,好像是現在很多職場人的口頭禪,但是深入剖析,“你為什麼那麼忙?”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自找的。
我們看到那些成功的人,除了日常的工作,依然能保證自己有提升自己能力的時間,每天讀書1個小時,寫作2個小時,喝茶1個小時,上插花課、茶藝課,參加商務交流會等等。為什麼他們的時間就那麼多,而你就沒有時間了呢?
歸根結底,你的的忙碌,只是感動了自己,最終也拖累了自己。
一個會忙的人,應該是有的放矢的人,知道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並且在忙碌的基礎上,找到自己的短板進行彌補,這才是忙碌的成效。
在《通往成功的七級台階》裡,我們發現世界上最嚴於律己的人,和我們一樣討厭紀律,只是,他們對紀律有著不同的理解,對時間分配也一樣。
我們都知道事情可以分為緊急性和重要性兩個維度來分類,但是很多人往往會糾結在第二維度,即緊急又重要的事情上面。如果在二維時間管理的基礎上增加“意義”這個維度。
當你面對著“重要不緊急”和“重要且緊急”的事情抉擇的時候,衡量事物的意義就會抵消一部分事物的緊急程度,而緊急性就是導致我們不再老是糾結在“緊急且重要”的事情上面浪費時間。
而真正懂得分配好忙的時間又有成就的人,往往是知道自己忙的事情的意義以及懂得如何選擇自己首先做什麼事的。
3
現在,忙好像對等了努力,這是真的嗎?
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已經出來工作,每個人都忙,忙著上課,忙著工作,忙著應付領導,忙著戀愛結婚,好像沒有誰會甘願停在原地,也沒有谁愿意被人輕易超過。
於是,就會有人感嘆,你看那個誰誰誰,整天那麼忙,真的是好努力哦!
好像只要你表現出一副忙碌的樣子,別人就會讚許地點頭,你肯定會成功的。
同樣,如果你偶爾偷個懶,或者無所事事的樣子,那麼也會有人跳出來指責你不思進取。
有人說,現代社會,人們都被逼得開始不敢停下腳步了,好像享受生活是一種罪過。
一個會忙的人,是不說自己忙但踏實做事的人。
別再說自己努力,你那隻是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