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正直、勤勞、善良、樂觀的母親,這樣的家庭就是心靈成長的聖殿和源泉。——摘自《母親的影響力》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過很多名人傳記中是怎樣描寫母親的:
母親溫柔、賢淑、善解人意,她始終默默地為孩子奉獻而毫無怨言,
母親堅強、善良、有主見,好像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母親的……
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這樣的母親才可能培養出了那麼出色的孩子。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
孩子最終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範。
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庭是塑造孩子品格的第一所學校,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好的媽媽,會尊重孩子的愛好、增加孩子的見識、跟孩子成為朋友,並教會孩子堅強。
1、有風骨的媽媽,教會孩子堅強
在人們的一些思維里,都是把女人當作柔弱的代表,似乎只有男人才能配得上“堅強”二字。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地遇到困難,能夠不懼艱難困苦,一直堅持下去的往往就是那些看起來比較軟弱的女人,她們甚至在有些方面比男人顯的還要堅強的執著。
像王桂荃(梁啟超的二夫人)女士,在梁啟超離世之後,帶著九個孩子度過了令人無法想像的歲月,即使在動亂年代也沒有動搖她的堅強信念,在她去世以後,梁思成和兄弟姐妹一起在父親墓旁種下一棵“母親樹”,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堅強母親。
媽媽面對困難的態度,是孩子最好的人生教材。堅強的母親自帶風骨,如梅花傲雪、青松凌寒,讓孩子學會不懼困難,從容面對人生的風雨。
2、聰明的媽媽,教會孩子獨立
當孩子來問媽媽問題時,媽媽絕不能表現得像在單位裡那麼聰明能幹,裝裝“無知”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辦法。
例如當孩子來問媽媽“這個字怎麼念”的時候,媽媽最好不要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麼連這個字都不認識”。而聰明的媽媽會看一眼後,說“哎呀,我也不認識,我們一起查字典,好嗎?”
幾次之後媽媽就教會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時,孩子查完字典認識該字後會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後就養成查閱資料不依賴媽媽的習慣了。
孩子有問題時媽媽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答案都說出來,邊說還邊自得,這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幾次之後,孩子就會迴避問媽媽問題變得很自卑。相反媽媽要鼓勵孩子動腦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這個問題,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或借助於網絡。
3、開明的媽媽,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
作為家庭的一員,孩子在家庭中應該有和父母平等的地位。媽媽不要因為孩子小,就認為他不懂事,什麼事情都是父母說了算,把孩子當成服從的工具,這不僅會使孩子喪失被尊重的權利,也會讓媽媽和孩子產生隔閡。
孩子雖然小,但也有自己的意願,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討論,不僅是對孩子的尊重,還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這也是培養孩子思維能力、決策能力的機會,會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媽媽對孩子採取什麼態度,孩子就會對媽媽回饋什麼態度。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有思想、有意識的獨立的人,孩子也會把自己當成有自主行為能力的人與媽媽合作,這是兩代人良好溝通的前提。
4、智慧的媽媽,給孩子大的格局
我們不能指望一個跳廣場舞的奶奶能培養出一個跳芭蕾舞的孫子;也不能指望一個嗑著瓜子聊八卦的媽媽培養出一個具備領袖氣質的兒子。
如果一個媽媽嘴裡最常念叨的是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在小事上抹不開,死纏爛打,碎碎念;盲目省錢,這樣勢必教不出一個有格局的孩子。
有格局的媽媽看問題往往更全面、更長遠,也更加理性。
她們也八卦,但不會當著孩子的面搬弄是非;她們也關注柴米油鹽,但也規劃未來和遠方;她們也節約,但在子女教育和愛好上花錢絕不手軟。
格局小的媽媽不一定培養出壞孩子,但也很難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5、心寬的媽媽,教會孩子不計較
心胸寬廣的人,往往都是成大事的人,同樣心胸狹隘的人,往往都是小人。古話說的好“宰相肚裡能撐船”說的就是心胸。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媽媽要注意教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學相交,和朋友相處,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完全可以求同存異,只要同學和朋友的缺點不是品質方面的,不是反社會的,做家長的都應該鼓勵和支持孩子與之正常交往。
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云亦云,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
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後對同學、朋友的退讓,而不是對壞人壞事的妥協。
對壞人和得寸進尺的人是沒有必要寬容的。
教孩子學會不技巧,身教大於言傳。媽媽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里、同事之間融洽相處,
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於與人相處。
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並不一定是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
但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女人,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