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們見過很多愛抱怨的人。
婚姻不幸,抱怨父母;
事情變糟,抱怨一起合作的人;
兒女成績差,抱怨丈夫;
工作不順,抱怨領導和公司;
人生不幸,抱怨世道:“世道澆漓,人心不古,小人得志,英雄落魄……”
這些抱怨裡,我們會看到三種心態:
1,對他者的期待。
抱怨者都有一個通病,即,無意識地將生命的主動權,交付給他者。
“我的安穩,你應該保證!”
“我的富足,你應該保障!”
“我的幸福,你應該擔保!”
幸福、富有、安全感,自己無法做到,卻需要他者去替自己實現。憑什麼呢?
憑愛?憑關係?憑他者的善良?
別天真了。沒人能承受另一個人永無饜足的期待。
“應該”二字,從來都是關係的地獄。
越是頻繁地“你應該”,對方就越會做出“不應該”之事。
因為,被期待=被控制,被控制=壓力重重。
被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期待,每個人都會本能地想要逃避。
2, 轉移責任,逃避義務。
每個人生命的責任人,都是自己。
可是,怨婦們會千方百計地逃離責任。
她們會說:“我是女的,你是男的,你當然得負責!”
“你是我媽,你當然得承擔……”
“我人微言輕,做了也白做,你當然得為我做好這一切……”
如此一來,怨婦們就會變成沒有骨頭的人,掛在你身上,讓你承擔她的重量,如果你姿態不雅,還要承受她18000種道德審判,和18000種怨言。
3,無力感。抱怨者都是無力的。
之所以無力,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原因——他們自己將價值感寄託在他人身上,也就等於把力量給了對方。
這種自我剝奪,會讓自己退化,退到巨嬰式心理模式中。
在這種模式中,人的自我價值、安全感、幸福感,會開始萎縮、腐爛、死亡。
(二)
其實,每個人困境的源頭,都沒有別人。
威爾·鮑溫講過一個故事。
兩個建築工人一起吃午餐。
其中一個,打開便當盒就抱怨:“呃,肉捲三明治。我最討厭肉捲三明治,吃起來跟屎一樣……”
另一人甚麼話也沒說。
隔天兩人又碰面吃午餐。
第一個工人又打開便當盒,火更大了,說:“怎麼又是肉捲三明治!我恨透了肉捲三明治,天天吃這種垃圾,我感覺自己跟隻狗一樣……”
他的朋友一如往常地保持沉默。
第三天,工人依然大聲埋怨:“我要瘋了,又是這鬼東西,從來都不知道改一下,看了就糟心,吃得我火起,我要吃別的東西……”
朋友忍無可忍,問:“那為什麼不叫你太太幫你做點別的?”
第一個人滿臉疑惑,答道:“你在說什麼啊?我都是自己做午餐。”
是啊,嫌生活這盒便當不好吃,不要急著埋怨。請你記得,廚師不是甲乙丙丁,也不是ABCD,就是你自己。
你要怨,怨自己就是。
你若不想如此,那就站起來,尋找改變,積極改善,如此,才能發現柳暗花明、別有洞天。
一個美國作家曾經寫過一次乘坐出租車的經歷。
這是一趟五星級的乘車體驗。
車內一塵不染,空氣清新,空調溫度恰到好處,司機熱情,周到。
他主動幫乘客放行李,提供多款咖啡、可樂、橙汁、水供乘客免費飲用。
同時準備了N份報紙、音樂廣播節目單,供乘客選擇,而在其他細節上,都令人感到如沐春風,非常舒服。
作家問:“你一直這樣為客人服務的嗎?”
司機笑了笑說:“其實是在近兩年裡才這麼做的。之前,我也像其他出租車司機一樣整天抱怨……”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韋恩·戴爾博士的新書,裡面說:
“停止抱怨,你就能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不要做嘎嘎抱怨的鴨子,要做一隻尋找機會、奮起飛翔的鷹。
不要做瞎吵鬧的怨婦,要做一個立刻行動、不遺餘力的行動者。”
司機決定改變。
第一年,他的收入翻了一倍。
第二年,他成為明星出租車,乘客爭相以高價預約,收入翻了四倍。
今天,仍然有大批司機在怨天怨地怨世道,可是,不抱怨的人,早已獲得了應有的報答。
(三)
世事多遺憾。人人都非聖人。
許多人與事,都是一把雙刃劍。但抱怨者,只看見刀刃的一面,於是受傷的永遠是自己。
不妨放下無用的憂慮、抱怨、不滿,對自己說:我盡力而為,我無愧,我喜悅!
二次大戰時,有個士兵被砲彈碎片割傷喉嚨,在醫院裡養傷。
當時醫院處處都是傷員,呻吟此起彼伏,埋怨聲聲不息。
他寫紙條問醫生:“我以後還會講話嗎?”
醫生說:“會。”
他又問:“我會活下去嗎?”
醫生說:“若在以前,就不一定,但現在肯定會!”
於是,士兵又寫到:“那我還有什麼好埋怨的!”
抱怨好比口臭,當它從別人嘴裡吐露出時,我們就會注意到。但從自己口中發出時,我們卻毫無所知。
因此,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不審判他者,不投射自己的無力,不在逃避中,執迷於“受害者角色”。
羅根·帕索·史密斯說過一句極富智慧的話:“生命只有兩個目標。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
這句話特別棒。
第一句告訴你,去承擔,去追求,去做。如此,生命才會有動力。
第二句告訴你,放下虛妄,放下對他者的貪婪,放下對痛苦的沉迷。如此,生命才會有喜悅。
(四)
生而為人,我們不必抱歉。
我們有希望,也配得上希望,更能以自身之力,一步步靠近希望。
因為,生命本身,就是力量。
請不要將力量交付於他者。
將它收回來,攥緊,然後去往時間之野,創造閃亮的奇蹟。
威爾·鮑溫說:“你自己就是一種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