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價格親民,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且營養比例搭配完美,在日常三餐中經常都會吃。
有的人崇尚一天兩個雞蛋,有的人吃雞蛋不吃蛋黃,有的人喜歡吃生雞蛋,
那麼這些事情實際能不能做呢?今天為大家分享吃雞蛋時不要做的7件事情。
1、不要擔心吃太多雞蛋。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在保證其他食物(乳製品、肉類、海鮮類)正常攝入,即保證其他來源的蛋白質提供比較充足的前提下,每週吃的雞蛋不應該超過7個。但是如果日常吃的肉類等其他高蛋白的食物不夠多,1天吃1個以上的雞蛋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風險。而且如果剛好是在健康或者需要補充蛋白質,多吃幾個雞蛋也是沒有問題的。
2、不要丟掉蛋黃。我們平時吃雞蛋的時候都是吃蛋白和蛋黃兩部分。蛋白中的成分主要由水分、蛋白質組成;蛋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油酸、維生素、脂質等。有的人吃雞蛋單純不喜歡蛋黃的味道,有的人則是擔心吃雞蛋黃會增加膽固醇的含量,還會變胖。但事實上,蛋黃的營養含量是比蛋白要豐富的,而且每天吃一到兩個的雞蛋所產生的脂肪並不多,而且對大腦、骨骼的發育以及促血等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雞蛋黃沒必要扔掉。只有少數人不適宜吃蛋黃,如三高患者、肝炎患者以及過敏患者。
3、不要吃生雞蛋。我們有時候看一些外國的電視劇,看他們在熟的飯菜上直接打生雞蛋吃,尤其是日本。因為日本人素有“長壽”之稱,有的人認為吃生雞蛋更能直接攝取能量。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首先,在母雞生雞蛋的時候,蛋殼上可能會殘留雞糞中攜帶的沙門氏菌,這是一種會引起嚴重病症甚至死亡的危險病菌。
其次,蛋殼內側有兩層卵膜,隨著雞蛋存放的時間越久,卵膜逐漸破裂,其他的細菌可能會侵入,如果沒有煮熟,這些侵入的細菌可能會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日本人喜歡吃生雞蛋,所以日本對於雞蛋的出品以及檢疫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把控標準,但是在國內相對來說每一顆雞蛋裡面的細菌含量以及出產日期是多久之前就沒那麼確定了,所以不建議吃生雞蛋。
4、不要在乎蛋殼顏色。市面上賣的雞蛋有很多種,有的人會認為蛋殼顏色偏白一點的雞蛋會比較好,蛋殼的顏色是受母雞合成原卟啉的能力影響,這是遺傳因素決定的,所以不管是紅皮雞蛋還是白皮雞蛋,這只跟雞蛋的品種有關,實際上它們的營養成分沒有很大的差別。
5、不要迷信土雞蛋。很多人買雞蛋的時候都迷信土雞蛋。相對來說,土雞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鈣、鋅、銅、錳含量略多一些,而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2、菸酸、硒等略少一些。但是事實上這些差異很小,所以不必說非土雞蛋不可。
6、不要相信雞蛋與豆漿相剋。有一種說法是雞蛋不可以跟豆漿同吃,因為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會使雞蛋難以吸收。但是其實只要豆漿是充分煮開的,這種抑制物就會被破壞,雞蛋吃進去了蛋白質照樣可以吸收。所以早餐的時候喝上一杯豆漿加白煮蛋是完全不用擔心的搭配。
7、不要忽視雞蛋過敏。隨著環境與基因的交互作用,過敏人群也日漸增加。有一項研究指出,中國3-12歲的兒童中,有8.4%的存在食物過敏的情況,其中對雞蛋過敏的人佔了一半以上。如果是對雞蛋過敏的,除了日常要少吃雞蛋之外,也要留意加工食品中是否有添加雞蛋,防止不慎攝入致敏食物。
雞蛋怎麼吃最好?
雞蛋有很多種做法,但是有些做法可能會降低蛋白質的消化率和吸收率,
水煮雞蛋的蛋白質消化率有99.7%,所以是最佳的吃法。
在煮雞蛋的時候加熱的溫度不用太高,這樣可以使雞蛋中的營養保留更加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