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一些銘心刻骨的灰色記憶。也許是一個人、一件事、一段情……而且,這些烙印一般的記憶,往往是自己竭力想忘掉,卻又總是揮之不去的。
可是,讓我們心累的往往也正是那些想忘又忘不掉的灰色記憶。它們如蟲子悄悄啃噬你的心,讓你煩惱、壓抑、生氣、憂傷、痛苦。在這種情況下,你若想解脫,唯有學會善忘。
一、忘記仇恨
熙熙攘攘的人世間,魚目混珠,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惡人、奸人、小人。在職場上也難免身處爾虞我詐的環境。
當我們受人欺侮或遭人算計的時候,往往會怒火中燒。有理智的人當時會忍氣吞聲,但是整日耿耿於懷,總想著伺機報復。而剛烈急躁的人往往會立刻以牙還牙,針鋒相對。但無論前者或後者的做法,都不是明智之舉。因為仇恨之火往往會讓人迷了心智,對人對己都十分不利。
例如:《楚喬傳》裡的世子燕詢,就是由於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才會在復仇路上越走越偏。為了復仇,原本熱情善良的他變得偏執多疑,冷酷殘忍,連最愛他的元淳公主也成了他復仇的犧牲品。最終他不僅失去了深愛的楚喬,還失去了忠心耿耿的秀麗軍的擁護。這樣的劇情讓無數觀眾唏噓不已。
可是,生活中人們往往認為“有仇不報非君子”。稍有忍耐性的人即使當時不動聲色,卻暗下決心: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們甚至對忍辱負重後的複仇行為讚美敬佩。例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以打敗了吳王夫差,洗雪前恥,報了亡國之恨,就是一個流傳了千年的複仇故事。
“有仇必報”的觀念雖然看似合情合理,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徹底地解決問題,反而使敵我雙方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冤冤相報何時了?
況且,我們所謂的“仇恨”與勾踐的亡國之恨相比是多麼微不足道啊!若為此就進行“報仇雪恨”之舉,只會讓仇怨之火蔓延不熄。最終不是玉石俱焚,就是自己被燒得遍體傷痍。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 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因此忘記仇恨,看淡世態炎涼,這不是懦夫行為,而是明智之舉。反之,在仇恨中“走火入魔”,只會傷神傷身,禍患無窮。
二、忘記情傷
愛情是每個成年人都渴望和追求的美好情感。但在愛情和婚姻的天空裡,飛翔的不都是比翼鳥,還有獨自流浪的孤鴻,或是緣盡的分飛燕。
也許你曾經披肝瀝膽地愛過一個人,更甚至為了他(她)付出一切都在所不惜。可是往往事與願違,你的付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更甚至付之東流了。這時你會痛心疾首地感嘆:多情總被無情傷。但你的哀怨其實是自尋煩惱。
情感大師塗磊說過:全心全意的付出,可以換來感動,但未必換得來心動。
每個人都有追求愛的權力,但每個人也都有拒絕愛的權力。你苦苦追求,別人心不起瀾這很正常,你又何必黯然神傷呢?
從古到今,不知多少痴男怨女哀哀切切地用唐代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來感嘆愛情無果,來表明自己癡情的心再不起瀾。其實,這都是情愚的表現。
再者,曾經的愛情經不起歲月的考驗已經殆盡了,也不值得極力去挽救。過期霉變的食物你還要去吃,豈不是愚蠢的自殘?
為情而傷的人是愚蠢的,也是脆弱的。所謂的情關不過是你心上的一道坎,你連情關都過不去,又何談面對人生中、職場上的一道道坎?
沉溺於已經無望的“愛情”裡無法自拔,等於是在服用一種慢性自殺的毒藥。對於失去的或壓根沒有擁有過的“愛情”,我們要有“天下何處無芳草”的超脫,要學會忘記情傷,走出雨季。
三、忘記年齡
生活中總有這樣兩類人,一種人年齡並不大,生活條件也不差,但整天看起來滿臉憔悴。另一種人甚至年過花甲,卻鶴髮童顏,精神矍鑠。這就是人的心態造成的。
有句話說:心態決定成敗。其實心態首先決定人的精神面貌。
如果你剛到了四十歲,就常常顧影自憐,感慨韶光飛逝,自己青春不再,那麼你將很快步入心靈上的年過半百。
相反,不去在意自己年齡的數字,永葆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像年輕人一樣去追求時尚,探究新事物,結識新朋友,你就會自然而然地煥發出蓬勃的活力,呈現給人燦爛陽光一般的精神面貌。
生活中有一些人被稱為“老頑童”,他們每天笑臉燦爛,顯得很年輕,這正是因為他們有陽光一般的心態。如果你把自己禁錮在年齡的樊籠裡,那可真的要未老先衰了。
唐代元結有一首詩寫道:“山竹繞茅舍,庭中有寒泉,西邊雙石峰,引望堪忘年。”
元結住的並非高樓大廈或別墅莊園,只是竹林裡的茅舍,卻活得悠然自得,這就歸根於他有忘年的心態。
因此,忘卻年齡帶給我們的壓迫感,就是在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擁有這種心態的人,即使他已上了年紀,也會比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活得更加輕鬆愉悅。
善忘是人幸福快樂和健康長壽的秘笈。
一位哲人說過:“快樂之道無他,就是自己力所不及的事不要去憂慮。”
善忘的人能永葆輕鬆愉悅的身心,正是因為他們能坦然、恬淡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
人的一生,就像一本沉重的百年挂歷。雖然翻過去的是自己生命的每一天,但同時翻過去的也是過去日子裡的累。既然已經過去了,何不瀟灑地撕掉,讓余下的日子也能過得輕鬆一些?
善忘,不是頭腦簡單,沒心沒肺,而是為了卸去心靈的重荷,讓以後過得更好。所以,善忘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