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一項技能,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增廣賢文》中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確,與人交際,說話水平很重要。
人是實的好,薑是老的辣。一個人,只要把事做對把話說好,就成功了一半。
而不會說話的人,容易得罪人,造成人際關係僵硬,而最為常見的“傻話”就是以下這三種。
第一,嘲笑別人的話。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做人,要有自知自明,要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比如不要嘲笑別人的長相。對於長有缺陷的人,我們要多給予同情和關愛,體現出人性的溫暖。
又比如不要嘲笑別人的能力。
特別是當別人失敗落魄的時候,不要數落,不要遠離,更不能落井下石。
還有當別人年紀大了,還找不到對象時,更不要在背後說三道四。
再比如不要嘲笑別人的努力付出。
當別人辛苦的付出,得不到回報時,不要去嘲諷人家。我們應該多給予支持、鼓勵和幫助。
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個人,只要心中有夢,一切皆有可能。
既然我們不嘲笑別人,那麼當別人嘲笑我們,該怎麼辦?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是啊,對於嘲笑詆毀,背後嚼舌根,若改變不了別人,就讓他們說,自己只管跑,管好自己就好了。你說呢?
第二,把別人善意當作惡意的話。
勸人的話,很多時候,誰都會說,但是輪到自己接受別人勸誡時,有時就是不清醒,看不破。
比如父母對你嘮叨時,以表關懷,你會說“別煩我";
當朋友關心你時,以表關心,你會說"關你什麼事";
當別人指出你的不足時,善意提醒,你會說"別多事,做好你自己就行了”等等。
不可否認,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當別人提醒我們時,自己要虛心聽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當然了,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這很現實,也道出了勸人是講條件和技巧的。
不然,自己的善意,被別人誤會了,當作是惡意,那就不好了。
所以,當我們要勸誡別人時,要三思而後行,更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比如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後(意思是說,不要走在領導的前面,自己當了領導,就不要走在下屬的後面)。
又比如: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這些都是勸人名言。
事實上,好的勸說,容易接受,也事半功倍。
比如戰國時期,趙國要攻打燕國,燕國派出說客,說服趙王不要攻打他們,最後成功了等。
第三,說一些情商低的狂話。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做事說話,千萬別太過。
畢竟,禍從口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情商低的人,往往自以為是,不懂得說話的分寸,不懂得說話的場合,
隨心所欲,自吹自誇,又喜歡半路插話,並強行把自己的意志,插進他人的言語中。
其實,這是很不好的,也不受歡迎的。
事實上,生活中的聰明人,往往都學會聆聽,都會察言觀色,什麼話要說,什麼話不說,都拿捏到位,精準。
很多時候,只要一開口,往往一語中的,如沐春風,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朋友,關於生活中最容易傷人的3種傻話,你有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