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說,多吃鹽沒關係,多喝點水不就行了?
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攝入大量的鹽之後,人體確實會感覺到,於是會多喝水。這些水分子很快就會進入血液,被血液裡的鈉離子牢牢吸引,使血管膨脹血壓升高。這時候,人也會看起來有點“腫”
血液裡多餘的鈉離子被腎小球過濾之後,又在腎小管被重吸收回來,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鈉會從尿液中排出去,所以多餘的鈉需要時間來慢慢地清除掉。在鈉離子被排出體外之前,人體血壓會有所升高。
而如果怕造成腫脹不多喝水,則容易造成組織脫水。無論是腫脹還是脫水,都會對健康不利。
鹽吃多了傷身
吃鹽太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這個結論已經得到循證醫學的公認。
(2)吃過多的鹽會增加罹患高血壓、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危險。控鹽是預防腦卒中發生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3)吃過多的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所有腎功能下降的人都必須嚴格控製鹽的攝入量。嬰幼兒的腎功能沒有發育成熟,較早吃太多成味食品也會對腎臟造成極大的壓力,甚至造成慢性中毒。
(4)很多女性朋友都有感覺,在月經來潮前的幾天,眼睛和臉會有點腫脹,肚子有點脹,頭也有點不舒服。如果吃鹽過多,可能會加重這種不適感。
(5)很多人有偏頭疼的毛病,有國外研究發現,攝入大量鹽是誘發頭疼的一個重要因素。
(6)吃鹽會增加尿液中鈣元素的排出量,從而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這一點已經得到了證實。
(7)吃鹹味重的食物容易導致咽喉發炎,降低組織黏膜對病毒和細菌的抵抗力,所以患咽喉炎症的人更要避免過成的食物。此外,有少數研究提示高鹽飲食可能會增加哮喘發作的風險。
做好六點控制量
吃鹽過量危害大,但國人控鹽意識並不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項針對2.8萬餘名人的“中國城市居民鹽相關知信行調查”顯示,72.7%的學生每周至少吃一次加工食品,只有1%的人能分辨出哪些是高鹽食品,1/4的成人沒聽說過低鈉鹽等,老百姓對高鹽食物和高鹽調味品的認知普遍較低,更缺乏主動控鹽行為。根本原因與國人過於追求“口味、口感”有關,忽視了健康和營養,可見我國限鹽形勢還很嚴峻。在生活中如何限鹽?
(1)買東西前,先看鈉含量
平時購買食品時,要養成看產品包裝上營養成分錶的習慣。營養成分錶上會標註食品的鈉含量,鈉含量低也就意味著食物含鹽較少。
(2)家中備個鹽勺
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市面上的鹽勺,一勺就是2克,每人每天就是3勺鹽。按做一個菜放一勺鹽計算,對一個三口之家來說,每天每餐如果做3個菜,就可以計算和控制好每個菜的用鹽量。每個人每道菜最多吃1/3,才可保證鹽攝入量不超標。同時提醒,醬油、味精等調料也含鹽或鈉,若放了就應減少用鹽量,以免鹹味疊加。
(3)用天然食材替代
烹飪時,除了用鹽,還可用香菇、香菜、白糖、醋、洋蔥等提味,盡可能減少放鹽量。
(4)選低鈉鹽
低鈉鹽適當降低了食鹽中的鈉含量,增加了鉀含量,是普通健康人群的優先選擇。需要注意的是,低鈉鹽並不等於低鹽,有腎臟疾病的人,還要注意鉀過高帶來風險。
(5)避開隱形鹽
少吃含鹽量高的加工食品,糕點類、醃製品都是含鹽大戶。
(6)小孩老人吃鹽格外注意
控鹽從娃娃抓起,嬰幼兒食物中,最好不要放鹽,這樣孩子長大後口味就會比較淡;
老人由於味蕾敏感性變差,口味變重,容易多吃鹽,因此家人要注意勸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