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人來說,社交能力是比外表更為出眾的東西。擁有高質量的社交能力好處很多:能夠解直接避免一些尷尬情況的發生,還可以順利的解決掉很多的衝突矛盾。
這樣的高質量交際就決定了孩子日後能夠達到更高的高度,所以父母想讓孩子培養出較高的交際情商,可以幫助孩子掌握以下社交七原則,“社交高手”不在話下:
原則一:學會尊重
“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句古話說的也不是沒道理的。
一個富家子弟在學校裡的時候遇到一個衣服破舊的同學,於是開始言語上的攻擊和作出一些粗魯的行為舉動表示自己的嫌棄。當這樣的情景被過路的同學看到的時候,首先大家想到的肯定就疏遠,就算以後富家子弟再如何的親近,同學們也會認為他是個不好相處的人。
如果你沒有給別人尊重,那麼人人都會想要遠離你的。想要擁有完美的社交能力,尊重首先不能少。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尊重在早前是指在比自己年長或者地位高的人面前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加以重視,措辭要更為謹慎嚴肅。到了現在,時代的元素不斷的加入其釋義內容,尊重更變得與平等更相近。
現在的社會之下,很多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得到的疼惜和偏愛會更多,所以在這樣的嬌生慣養的環境之下,“尊重”二字對他們幾乎聞所未聞。
給家長的建議做法:先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因為尊重是互相的,所以如果家長先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在耳濡目染之下,孩子的意識也會變得跟隨。家長能給孩子的尊重是不過多的控制和乾預他們的選擇和生活。
原則二:不要永遠把悲觀的情緒帶給周圍的人
不知道大家的身邊會不會遇到這樣的朋友,每次都在說“我做不到”“我不行怎麼辦”“這也太難了吧”“這也太可怕了吧”“我們不會也要這樣吧”等等之類充滿負面情緒的話。
如果身邊一直有這樣的人,那麼我們都不會感覺到快樂,而是心情很容易被來自這類人的壓力給搗亂。
所以提高社交的第二個原則就是成為一個“樂天派”。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是父母要讓孩子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能包容自己的悲觀的,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不應該過多的表達自己悲觀的情緒,這會讓人感到壓力並且疏遠自己。
即使是在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前也要常常表達快樂,因為快樂比悲傷更令人討喜。
給家長的建議做法:自身要作為一個榜樣,不要把在工作上家庭外獲得的壓力放在孩子身上去遷怒。多教會孩子緩解負面情緒的方法,從小注重孩子的樂觀性格培養。
原則三:不用刻意討好,合群,選擇高質量人群交往
小利總是想著自己能有很多的朋友,所以當每個有機會的人出現的時候他總會急著把自己從家裡帶來的糖果分享給別人,幫他寫作業以各種形式去討好他。但是那個人卻不珍惜他這個“白送上來”的朋友,只當小利是個“提款機”有需要的時候才會理他,不需要的時候根本不會和他多說一句話,這讓小利很苦惱。
高質量社交不僅僅意味著與每個人都能相處融洽,這還決定了你的朋友圈能夠是什麼樣的水平。
所以想要擁有高質量的社交,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擇友“樂交諍友,遠離損友”,捨棄掉一些低質量的社交,學會取捨才能夠擇其優者。
原則四:注重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每一個龐大的群體都是需要很多小小的個體構成的。想要讓孩子培養高質量的社交,那麼就要教會他們注重細節。
什麼是社交中的細節?這個概念範圍是非常廣的,就好像是每個人在交往中存在的禁忌,比如某位工作夥伴存在潔癖,那麼在與他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一些衛生的清潔;再比如記住他人一個重要的節日,精心地準備一個禮物等等,這些都是高質量社交中需要的細節。
給家長的建議:多帶著孩子去觀察生活和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培養孩子能夠捕捉細節的能力,教育孩子怎樣去處理細節的問題。
原則五:學會與人共享朋友圈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圈都是四通八達的,有的時候一個人的朋友同時也是很多人的朋友。這就表示著我們身邊所擁有的“朋友圈資源”在共享最大化的時候大家都能得到益處。
簡單來說,如果剛好你的朋友需要法律援助,而你有一個朋友是律師,那麼你就可以給他們“牽線”;或者是當你需要一位專業醫生的時候,那麼剛好你的朋友認識,那麼你也得到了朋友共享的“資源”。
這樣不僅能夠幫助他人,也是幫助了自己,同時又拉近了大家之間的關係和擴大了彼此的交友圈,這樣會讓很多人對你的印象好感度上升。
給家長的建議:要多帶著孩子去“見世面”,其實家長的一部分朋友圈也會沿襲給孩子。
原則六:學會去誇讚別人
誇獎和讚美是會讓人的心情變好的。所以想要讓孩子擁有高質量的社交能力,那麼學會正確的讚美和誇獎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讚美一個人並不是時時刻刻的“無腦誇”,這不僅會顯得很假,還會讓人覺得是一種負擔。要學會適時適當的對朋友進行誇讚,說對一句正確的好話就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但是讚美的言語一定要真誠且發自內心,千萬不要為了誇而誇。
給家長的建議:平時也要多在孩子做對事情的時候給予誇讚,還可以教會孩子從一些行動上表達讚美,比如眼神的動作也可以對一個人表示肯定,這會顯得更加的真誠可信。
原則七:學會感同身受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僅僅是言語上的,還有心靈上的。我們在尋找一個對的朋友的時候總喜歡說“因為他/她懂我”。這個“懂”其實就是一種感同身受魅力。
想要讓孩子擁有學會感同身受的能力,就要多讓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身上去思考問題,當和朋友遇到鬧不愉快的時候,先告訴孩子換個角度設身處地的去為朋友想想,這樣才能夠理解別人的心情和感受,化解掉很多的矛盾。
這樣不僅能夠拉近大家之間的關係,還可以讓別人都更願意去親近你。
想要孩子更受歡迎,交際能力提高,那麼就要注意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夠事半功倍,當然這背後更少不了父母們的悉心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