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就像磁力,兩個人相愛時,總是互相吸引,在意對方的一切。
在感情裡,人是自私的,而這份自私只會針對那些與自己親近的人;相反,面對外人,人會選擇大方,他們不會與外人斤斤計較。
而人一旦不愛,所有的事情也就隨之飄散,不再計較過往。
張小嫻曾說過:“遇見你,我成了最小氣的人,想得到你一心一意的愛。若擁有了你,我就成了最富有的人,你的愛最珍貴,即使全世界給我,我也不換。”
在愛情的世界裡,人會失去理解,往往會因為愛而變得自私、敏感。
真愛,會讓人變得緊張,變得“小氣”愛吃醋。
“情”讓人不由自主變成“小氣”,這其實是愛的體現。而兩個人不愛時,在平日的相處裡,是有跡可循的。就像同極相斥的斥力,不再管著對方,變得很“大方”。
“大方”交友
戀人相愛時,會在意對方的交際圈,甚至會限制對方的交際。而那些不愛的人,會不再限製或是介意對方的交友圈。
當愛情不復存在的時候,彼此間的執念也就隨風飄散,不再緊張、敏感,只有一種態度“大方”。不再限制對方的行為,不再介意對方的朋友圈,“大方”交友。
不再過問與誰見面,也不會再過問對方是否是異性,更不會在得知是異性時,不經意間露出那份緊張“小氣”的神情,亦不會因為任何人而爭吵。同時,自己也會打開交友圈。
因為不愛,所以不再插手;因為不愛,所以不再爭吵;因為不愛,生活開始了新的篇章,回歸了“自由”。
兩個人相愛時,彼此間的朋友圈是一個相關聯的朋友圈。而兩個人一旦不愛了,便會讓彼此的朋友圈變成兩個人獨立的交際圈。
既然,已經不愛,那就過好自己的人生。
白落梅說過:“身處世俗的我們,以清淡持之,少一些執念,多一份禪心;凡塵中的我們,即便披著華麗的羽衣,也永遠飛不出茫茫黑夜。”
“大方”相處
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中,鍾曉芹與陳嶼已經離婚了,從當初幸福的兩個人到如今的形同陌路,為什麼他們會變成這樣?
追根究底就是兩個人在生活中不斷傷害著對方,最後他們的婚姻走向了滅亡。
很多時候,愛情和婚姻的失敗不是毫無徵兆的,當兩個人已經沒有了共同語言,沒有了浪漫,沒有了關心……那慢慢地,這愛情或是婚姻也就走向了失敗。
鍾曉芹已經對陳嶼失望透頂,所以才說出了離婚,這不是衝動,這只是失望積攢到一定程度說出的話,也正是這樣的失望,所以鍾曉芹不再計較,這就是不愛。
愛與不愛,時間終會證明一切。一旦不愛了,那往日的斤斤計較便不再出現,有的只會是“大方”。他們不再計較雙方的對錯,不再計較雙方的付出,因為這一切都不再重要。
《佛經》中說道:“凡事不必苛求,來了就來了;凡事不必計較,過了就過了;遇事不要皺眉,笑了就笑了;做事不要強求,做了就對了。”
彼此間變得“大方”,不再關心彼此,不再計較其他,便是不再愛。
“大方”分手
真愛一個人時,是會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對方的。在一方提出分手時,另一方是會傷心,會難過,會想要不留餘力去挽留的。而不愛一個人時,他便不再懼怕分手。
盧思浩曾說:“你一個人在你的世界裡愛得轟轟烈烈,然而這在別人眼裡什麼都不是,如果你覺得再怎麼被傷害、被折磨,你也無所謂,你也照樣覺得這樣的付出很美好,那麼沒關係,請繼續,但是你已經因為他難過得要死要活了,就灑脫點兒,放下對方,也放過自己。”
既然兩個人都不再相愛了,就不要再去死死糾纏對方,這樣到最後昔日的美好回憶都被摧毀得所剩無幾。
人要學會向前看,前方並不一定沒有現在美好,不愛了再強求也無果,倒不如瀟灑一些放手,留下乾脆的背影。
兩個人真的不愛了,便會“大方”分手,同時也不會再為分手而哭泣或悲傷。
既然不愛了,從前的那些挽留不再存在,不再執著,會變得“大方”,帶著往日的回憶離開。
兩個人一旦不愛了,便會變得很“大方”。
“大方”與“小氣”往往就是愛與不愛。在愛情中,相愛的戀人則不會“大方”,只會越來越“小氣”。
在交友圈“小氣”,不許對方與異性有過多的接觸,不許花太多的時間在朋友身上。
在相處裡“小氣”,會斤斤計較,也會有各種情緒和關心,給人的感覺是甜蜜、溫暖的。
在提出分手時,而傷心難過,會努力去挽留。會在做錯事時,而小心翼翼哄著對方。因為愛,戀人才變成如此。
兩個人一旦不愛了,對於朋友圈會變得很“大方”,男生不再限製女生交友,女生不再限制男生接觸異性。
兩個人一旦不愛了,在相處時會變得很“大方”,不再計較對方是否真的為自己付出,不再計較是不是自己愛的更多一點。
兩個人一旦不愛了,在提出分手時會變得很“大方”,離開的時候不再死死糾纏,不再悲傷哭泣,而是瀟灑離開。
湯顯祖在《牡丹亭》中寫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兩個人深愛時,學會好好珍惜,但不愛了,“大方”放手,也是一種解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