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市場近兩年受到資本圈的格外關注,尤其是在疫情的大環境下,人們開始尋求居家健身的捷徑,一種名為“健身鏡”的產品逐漸流行開來。在資本的加持之下,國內外湧現出了許多健身鏡品牌,Mirror無疑是其中最受關注的“明星”。成立不到四年,就被知名運動零售商Lululemon以5億美元收購。2020年,Mirror健身鏡銷量實現了1.7億美元的營收,這也給整個健身鏡賽道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品牌介紹
品牌定位
Mirror誕生於2016年,定位於健身科技公司,其最終目標是成為除了電腦和手機之外,人們在家中必備的的“第三塊屏幕”。
創始人介紹
創始人Brynn Jinnett Putnam出生於紐約曼哈頓,從小學習芭蕾,後進入紐約城市芭蕾舞團。2001年她考入哈佛大學攻讀俄羅斯文學與文化專業。畢業後,Brynn成為一名芭蕾舞演員,閒暇時間在紐約的健身房兼職授課。不久之後,Brynn離開劇團,成立了自己的健身工作室Refine Method。這些經歷為她以後創立Mirror奠定了基礎。
Mirror的想法來自於工作室會員的啟發,對方稱讚健身房的鏡子對於糾正動作非常有幫助。當時Brynn正處於懷孕狀態,每天往返於家和工作室令她感到異常辛苦。於是,她有了開發居家健身設備的念頭,Mirror健身鏡的概念在Brynn的腦中初步形成。
融資情況
成立至今,Mirror共獲得了4輪融資。種子輪發生在2016年11月,由紐約的風險投資機構Lerer Hippeau Venture領投。A輪完成於2018年2月,7個月後,再次獲得B輪融資,這兩次都由美國投資管理公司Spark Capital領投。Mirror的最後一輪融資產生於2019年10月,投資團隊中除了華爾街對沖基金Point72Ventures,還有Lululemon的身影。2020年6月,Lululemon正式宣布收購Mirror,這也是其數字化道路上的重要舉措。
產品介紹
Mirror健身鏡是品牌旗下的唯一一款產品,旨在構建簡單的家庭健身房,通過連接手機APP,用戶可以獲得拳擊、槓鈴、瑜伽、普拉提、冥想等不同的內容,還能獲得同步的體能數據。
儘管品牌誕生於2016年,但初代產品卻直到2018年才問世,售價為1495美元。這面鏡子寬56厘米,高132厘米,厚3.5厘米,可以落地也可以掛牆使用,極簡設計很符合現代審美。從外觀看,Mirror似乎就是一款普通的穿衣鏡,但當啟動亮屏時,用戶就可以通過鏡子上那塊40英寸的全高清LCD屏幕,來學習健身課程。借助內置攝像頭和揚聲器,用戶可以與健身教練互動,並實時看到自己的運動狀態,藉此修正動作,防止受傷。Mirror還會根據數據和算法,不斷優化訓練內容。
優勢及劣勢
Mirror產品的優勢明顯。首先,相比其他健身器材(例如自行車或跑步機),Mirror的體積小,對空間的要求低,適合家庭使用。其次,Mirror幫助用戶節省了前往線下健身館的時間和交通成本,並且不同家庭成員可共同使用,包括孕婦、孩童、老人和運動康復者等。最後,相比同類競品Tonal和Tempo,Mirror的價格更為便宜。
Mirror也存在一些問題。由於品牌不售賣器械,因此其提供的運動大多以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為主,功能相對單一。對於部分用戶而言,使用體驗有限,長久下去或將促使用戶再度回歸線下健身房。
銷售渠道
Mirror健身鏡主要面向北美市場,成立初期銷售渠道以官方網站為主。2019年,品牌在紐約開設了線下實體店,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大。去年,Lululemon將Mirror收入囊中之後,其健身鏡產品進入Lululemon在美國的18家門店,範圍覆蓋紐約、舊金山、華盛頓、邁阿密、洛杉磯、舊金山等城市。
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上,Mirror健身鏡同其他健身設備一樣,主要依靠硬件的銷售收入,除此之外,還有內容方面的銷售,用戶每月需要支付39美元的訂閱費,才能享受到豐富的課程訓練。
消費人群
2020年,Mirror的會員人數已超過萬人,以職場精英女性為主,這與lululemon的消費群體頗為相似。這些人大都擁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和較強的購買力,平時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前往線下健身場所。未來,借助Lululemon的渠道,Mirror將會接觸到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競品對比
Tonal
Tonal健身鏡產品同樣發佈於2018年,其厚度是Mirror的5倍,但屏幕尺寸只有其一半。在功能上,Tonal側重力量訓練,其特色是將數字重量與可調節臂組合在一起,而不是藉助傳統的槓鈴和啞鈴。所謂的數字重量是由算法控制的電磁阻力引擎來模擬物理重量。
Tempo
Tempo採用了立櫃設計,由屏幕和櫃體兩部分組成。櫃子中放置了啞鈴和槓鈴等設備,其產品搭配器械共同售賣。Tempo的特色是功能相比豐富一些,相當於一個小型健身工作室。Tonal健身系統售價為2995美元,配件495美元,每個月訂閱費49美元。Tempo硬件設備售價2495美元,另外還需購買器械,以及每月繳納會員費39美元。顯然,這兩個品牌瞄準的是高端市場。
品牌營銷
社群運營
Mirror深知健身是一項長期運動,如果缺乏社交屬性,很難堅持下去。基於這一需求,Mirror健身鏡建立了社群,並引入了直播課程,通過增加娛樂性和社交性,增強客戶粘性。除此之外,為了增強體驗,Mirror還研發了邀請他人一同健身的功能,社群成員接受邀請後,鏡子中會同步顯示其健身的畫面,不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運動場景,而且增進了用戶之間的互動。
明星效應
Mirror對設計美學的極致追求使得其在社交媒體上更具傳播力,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好萊塢女星的追捧,諸如Sara Foster、Kate Beckinsale。此外還有著名女主持人Ellen Degeneres、美國R&B天后Alicia Keys等。她們在使用了Mirror產品後,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照片,這無形之中給Mirror帶來了更多流量。
Datapark總結
健身行業正在呈現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勢。一方面,傳統健身市場越來越低迷,尤其是疫情下,實體健身房不斷倒閉;另一方面,家庭健身卻受到資本青睞,迎來高速發展。儘管有疫情的影響因素,但其背後更反映了千禧一代以及Z世代的消費習慣,被稱為“懶宅一族”的他們,更喜歡居家健身。智能健身鏡顯然在空間和成本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其實從Mirror的發展路徑,我們不難看出,其與互聯網產品有著相似性,初期都是依靠不斷融資發展品牌。如今,越來越多傳統企業和互聯網巨頭湧入這一賽道,隨著競爭的加劇,其背後的隱患也浮現出來,產品趨同,商業模式易複製。如何提升商業價值、豐富產品功能、增加用戶粘性,是這類產品急需解決的問題。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XmBt-dBueEyfBpON8q5I6sN05yzqB-kF9-KlH_u03xo/?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