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一晃又是重陽節。
詩人白居易在年邁時,參加重陽節的宴席,感慨地說:“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小院裡,菊花開了,黃色的。認真一看,有幾朵白菊花,如滿頭白髮的老人。
還好,大家把酒言歡,老人也感受到了年輕人的生機,生命因此有了活力,覺得自己是個大齡青年。
若是條件允許,在重陽節的時候,和家裡的老人吃一頓飯,是孝道,也是家庭的煙火氣。
在老人的心裡,團圓飯是最喜氣洋洋的飯局。但在年輕人看來,飯局背後,隱藏了許多家庭的真相。
一大家人天天在一起,大眼瞪小眼,不如保持距離,各自安好。
01.父母和子女關係再好,也要「遠一點」。
很多人說:“孝順父母,缺的不是錢,而是陪伴。”
也有人做了一道算術題,叫做「親情計算題」。
如果父母六十歲了,剩下的生命是二十年。而且你沒和父母同住,那麼一年見到父母的日子,應該是六天。
六天裡,真正和父母相處,是十一個小時。
二十年乘以六天,乘以十一小時,等於一千三百二十小時。大約是五十五天。
數著陪伴的日子,真的觸目驚心。怎麼父母和子女,就如此疏離?
子女總是能在某些時候,讀懂了一句話:“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看到了陪伴的缺失,很多子女就一咬牙,把父母帶在身邊。房子擠一擠,總是能多放一張床鋪,餐桌上可以加兩雙筷子。
三代人其樂融融,想起來就令人欣慰。但是一地雞毛的生活,也是從此開始的。
就拿我自己來做比方吧。
自從我的父親過世後,母親就從鄉下搬到城裡,和我住在一起。房子有三間臥室,是管夠了。
把飯菜做好了,端上桌。母親開始嫌棄:「硬邦邦的,我吃不下。」原來,母親牙不太好,不能吃油炸、硬飯等。
從此,飯桌上,有兩種不同類型的飯菜。做菜的人,很麻煩。
有時候,母親也會下廚,但是什麼菜都要倒入一瓢水,煮成稀飯的樣子。年輕人就有苦難言了。
母親還喜歡撿垃圾。家裡的陽台,都不能下腳了。怎麼教育,母親都不聽,認為這樣做,能帶來一些收入。
對於子女的生活和工作,母親也要指手畫腳。特別是對於孫輩的學習,似懂非懂,但要說幾句。
家裡有電視機,孩子喜歡看卡通,母親喜歡看古典戲。祖孫矛盾,動不動就冒出來。
本來年輕人和鄰居打交道很少,但是母親卻熱衷和社區裡的鄰居瞎扯。“東家長,西家短”,母親張口就來,導致鄰居矛盾不少,家醜也暴露了。
世代一起住,矛盾體現在很多方面:習慣不同;兒女不一定可以承擔過多的開支;女婿和媳婦不一定同意;孩子和老人扯不清;老人很固執,不適合城市的社交.. ....
作家龍應台在《目送》中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父母目送子女去遠行,看起來殘酷,但距離出現了,反而有了牽掛。
遠香近臭的道理,對於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管用的。因此,在父母健康,生活能自理的情況下,還是讓他們自己過日子吧。
在城裡,有條件的話,父母和子女不要住在同一間房子裡。
02.兄弟姊妹再孝順,也要「講規矩」。
重陽節,子女不僅問候老人,還會給老人紅包,買好衣服、鞋子等。
家裡有幾個兄弟姊妹,那麼大家買的東西,價值不一樣。甚至有的兄弟姊妹,什麼東西都不會送。
父母呢?接受子女送來的東西就好了。但是他們不會這樣做,而是帶著「偏心」。可能把你送的紅包,轉手就給了其他的子女。
也有一些家庭,孝順父母沒有原則。大家認為,誰老實,誰就該管父母;誰有錢,誰就要一輩子管父母。
你很重情重義,對兄弟姊妹的做法,會包容,也不會計較。但是你無法保證,兄弟姊妹不計較你?也不能保證,父母不會算你。
詩人王維在文章中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因為沒有和兄弟姊妹一起相聚,這個重陽節,王維多了一些思念,也想起了兄弟姊妹的好處。這就是「各自過」的魅力。
綜合起來,就會明白,孝順父母最好的規矩,就是“各盡所能”,而不是“吃大鍋飯”,算“糊塗賬”。
每個人都對父母好一點,想辦法為父母養老創造條件,但不要特別平衡。也不要隔三差五在一起算帳。
就算父母走不動了,需要陪護了。也不是一大家人,一起照顧,而是輪流來,或是花錢請保母、自己照顧,多方面結合。
兄弟姊妹要一起商議家庭大事,更重要的是各自奔赴前程。
當父母看到子女都過得還好,雖然不在一起,但也會很欣慰。這是另一種孝順。
俗話說:“半生父母恩,一世手足情。”
父母養育了我們,兄弟姊妹陪伴我們一起長大,這是最難得的情分。
若要讓情分長久,就要有適度的距離,別走得太近,把瑣事無限放大。
借助重陽這個節氣,聚一聚,吃頓飯,氛圍感就來了。但一定要習慣,聚散隨緣,別固執「不散的宴席」。
時光無情催人老,人可遠觀更有情。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s4kQlEpRnIRb-ZJZ8YsNf-g9j3C8dW78VmMW6pm9pdE/?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