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孩都會在青春時代寄望於一個王子或騎士一般的男人渴求獲得一種自我救贖,把幸福和快樂寄託於愛情婚姻之上。甚至整個社會主流都有這樣的趨向:工作好不如嫁得好。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識一位非常有風度紳士的三十多歲的企業家,他和妻子是患難與共,從他一無所有陪著他到成功。為他生了一雙非常可愛的兒女,賢妻良母,性格溫柔賢淑。這個男人並不是不愛妻子,而是多年的相處彼此間已化為親情。男人愛上了一個年輕女孩,在女孩那裡感受到激情和愛情。但是絕不會離婚和放棄妻子。這樣的例子已經多的數不勝數。 還記得十四歲有次住在表姐家,那時他們一家都擠在一個十幾平米的閣樓里,開著雜貨店。表姐夫雖然脾氣不怎麼好,但是年輕的夫婦非常恩愛,有次電視上播著香港小姐比賽,表姐夫指著電視裡面的香港小姐很肉麻地對我說:妹妹,你覺得她們有你姐姐長的漂亮嗎? 事實上我表姐長相很一般。可是十幾年之後,沒有人會想到這麼愛老婆的表姐夫在成為公司老闆之後由於長期在外應酬經不住外面的誘惑而出軌。 絕大多數人都突破不了人性的弱點,絕大多數人若沒有異常堅定的意志都會很難經受住誘惑和慾望的驅使。對愛情和婚姻的忠貞與否往往只是在一念之間。 生活中我有一個20年的好朋友,暫稱她小美。小美的同學幫她介紹了自己的堂哥作為交往的對象。 男方家庭與經濟條件很好,可以算是個富二代,男人的長相身高也還挺好的。男人之前有交往了一個女孩,因為家人不滿意那個女孩而分手。小美和男人見了幾次面,男人的家長很喜歡她。 小美雖然不是外表很漂亮很會打扮的女孩,家庭是農村的,經濟條件不算好,當時她的收入也不高,只是一個普通的白領。按說,看似這是一樁對小美來說很不錯的婚事。但小美最終還是拒絕了這個男人的追求。 小美其實是一個很個性內心很有主見的女孩。其實小美有嘗試,但是小美與男人接觸了幾次之後,她的感覺告訴自己:男人只是在找一個家長認可的及合適的結婚對象,雖然對她展開追求攻勢,也有送花什麼的。同學也極力的撮合雙方。但是她感覺到這個男人其實並不適合自己。 對許多女孩來說可能就將就了:結婚嘛,多數人的擇偶條件都會著重於外在的經濟條件,至少要經濟有保障,養育後代沒有後顧之憂吧。小美如果和這個男人結婚,馬上就成了有房有車族。躋身於年輕貴婦之列,多少普通大學畢業的女孩夢想的這就給她遇上了。對小美來說,這樣的機會其實是不多的。 然而小美是既有個性又比較"任性"的女孩。她的家庭(家庭不算太完整),出身,以及外表,並沒有太多讓她看起來"自信和任性的資本"。但是她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她選擇了聽從內心的感受。繼續安心地做她的打工一族住著她租的農民房。她有句名言:掙2000塊時我就過2000塊的生活,掙5000塊時我就過5000塊的生活。(在我看來這句話象徵著她對生活的態度:不卑不亢,獨立自由)。 後來,小美和一個長相身高不咋滴,家庭條件和經濟條件也不咋滴,收入比她低的男人結了婚。讀者們,是不是要說這時她該後悔了吧。只是沒有後悔藥吃了,年齡大了隨便找個人將就了吧。然,並沒有。 這個男人因為包容,溫暖和愛感動了小美,從一開始的不喜歡到後來的願意嫁給他,歷時兩年。小美收穫了一個很有家庭責任感的"好好先生"。在她30歲的時候,憑藉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她在深圳擁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收穫一個美滿的三口小家。 小美的"不將就"和"任性",讓她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在我看來,她收穫的是自由的生活,和自己對於生活的主宰。這一切是因為她一開始就沒有把自己的人生和幸福寄托在別人身上。 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的其它方面,她都一直覺得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滿足自己的需求,要靠自己去創造自己要的東西。工作中就是因為她一直是這樣的態度,才在短短畢業後的三年後當上的公司的主管。然後月入上萬。因為"任性"和"自我",她一直都是自己做人生最重要的選擇,而且敢拼敢闖帶給自己事業及家庭的豐收。 想像一下,如果她當初接受了那個男人,當上了富二代的媳婦,會是什麼情況呢? 一個傳統的潮汕家庭的媳婦是什麼樣子的呢?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我是特別清楚,一個有錢的在社會上屬於比較成功的潮汕家族(事實上不分地區大約多是這麼回事)是怎麼一回事的。過於保守傳統意味著專制,同時意味著服從和沒有自由,即壓抑自我。 特別是一個依賴於家庭父母而放棄掉自己的女朋友的男人,真的可以給自己的妻子帶來幸福和快樂嗎?一個建立在滿足父母期待和要求的婚姻會是幸福的嗎?這是比較難說的。可見小美雖然看似率真,其實是比較有智慧的女人。她的感覺告訴她內心想要的是什麼。但她的性格絕不會要這樣的婚姻和家庭。 多數的傳統家庭的富二代其實都沒有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的自由和選擇權。何況是在其它的方面。這樣的家庭意味著必定是壓抑的,沒有自我的,父權主義的。會要求孩子的順從。當然作為兒媳婦,也不會有太多的自由。 嫁入豪門就意味著幸福嗎?答案是未必,可能面子上滿足了。但是內心的壓抑和苦悶卻很難說出來。當你作為被選中的對象,你是被挑選的,你是低對方一等的,你看中的是對方的物質和經濟,對方深知這一點,並且高高在上地俯視你。這樣的關係意味著一開始就沒有平等可言。 就好像一個男人在外賺錢,女人專職家庭主婦,男人通常會有這樣的優越感並無意識中會有這樣的要求:我是賺錢的,我是那個有話語權和決定權的人,我在養你,你就得聽我的。那麼對於一個"豪門家族"來說,這種優越感和高高在上就更明顯了。 很多剛大學畢業的年輕女孩可能都會比較困惑,是要工作呢?還是要嫁人呢?特別是一些報道及相親節目總會給人一種錯覺:比較快捷的可以擁有幸福和快樂的方式就是找個有錢的男人的嫁了,直接當有錢少婦就好了。當有一個條件不錯的對象的時候,此時要不要嫁人呢?以下這個故事可能會有點參考作用。 另一個例子來自於我的一個親戚妹妹。妹妹長的大眼睛高挑漂亮,家庭條件很普通,本科剛畢業,面臨一種就業和前途未知的困惑迷茫。她是個乖女兒,比較聽父母的話也比較孝順。就在此時,出現了一個機會,介紹的對象在這個城市不能算是豪門,也算是有錢人的家庭。男孩各個方面還不錯,男方家長急於安排婚事。 女孩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家長也比較焦慮,但還是尊重女孩的想法。其實對年輕的女孩來說,因為剛從學校出來,沒有談過戀愛,對世事可能處於一個迷茫和探索,以及對找工作有焦慮感的階段,既然見過對象之後感覺也還好,可能衡量過後都認為這是一樁不錯的婚事,見了幾次面之後便結婚了。 這個家庭相當保守傳統,按他們的家規是要生兩個兒子才可以的(一個女人在這種家庭觀念制度之下很容易淪為一個生育機器)。這位妹妹在婚後和丈夫一直處於分居的狀態,一開始她老公在外地企業上班(這個男人在婚前是不肯幫家裡做事的,去到另一個城市工作,遠離家人,可視為渴望逃離家庭控制的一種表現,婚後一段時間轉變)。 再後來男人和他哥哥一起到國外打理家族生意。若按照年輕的女孩自己的心意,是斷然不肯過這樣的生活的,她內心更願意跟在老公身邊生活,但是她在這種嚴格家長制的家庭中必須服從家長的安排,小兩口都如此)。丈夫長期不在家,然後只有她和家公家婆住在一起,生養和照顧孩子。 表面上看起來她嫁了個有錢人,不愁工作不用辛苦去賺錢且沒有後顧之憂。表面上看起來她是個有錢人家的少奶奶。但事實上,她過得非常壓抑且沒有半點自由,從結婚之後就過起了可以說沒有社交只有家庭的生活。可以說是一種沒有自我的生活。 如果不是兩個孩子很可愛,她自己感覺無法長期忍受這樣的婚姻和這樣的生活。儘管公公婆婆給他們小倆口在同一個小區買了一套房子。他們依然無法去過自由一點的生活。既然父親是"老闆",而孩子們也只能做"聽話的員工"(乖孩子)。 許多女人在進入了婚姻之後,特別是傳統地區如同潮汕地區的女人,會有一種認命的心態。不管這個婚姻如何,都會覺得需要從一而終。而最重要的是,整個教育和成長的環境可能剝奪了個人獨立的思想和自我認同的自信心。導致她們會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能力去創造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人生,離開將會一無所有而且無法承受那種"面子"的壓力,因為他們對於父母的認同感,不能接受可能會讓父母沒有面子的事情發生。 生活幸福不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這個妹妹的小姑子。三十多歲依然沒有結婚,好多年前已經收入上百萬(前面有提到,這戶人家很有錢)。但是依然與父母住在一起。當年我要從家裡搬出去,我的母親就是以她為例子來教育我的,人家賺那麼多錢都和父母一起住(我相比之下是個窮人)。意思是女孩除非結婚,否則就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事實上我認為那樣才是真正不正常的。一個成年之後依然與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會是很難長大的孩子,而且無法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心理上和思想上的獨立,因為居住的環境特別是住在一起的人,會深深地影響一個人心靈的環境。 可能這也是她三十多歲還單身的其中一個原因。我深深地感受到,個人的內在成長與自我獨立的過程必然要經歷離開父母的過程,這是我當時很堅定要從家裡搬出去住的原因。事實證明如此! 對大多數女人來說,總是期待著一顆金子般的心一個王子一般可以守護自己到老的人。寄予救贖和幸福快樂的期望,那"生命中唯一的愛"。事實上,那是我們內在的小孩對於"理想父母"的外在投射。 幼年的時候本能地渴求父母足夠好的愛來滿足自我並獲得快樂幸福的感覺,一個孩子會渴望自己是父母唯一的愛。所謂的占有欲來源於內在孩子的渴求。成人之後,這種渴求投射在另一個人身上。幼年渴求被愛被滿足而得到救贖的願望寄託於戀人或伴侶的身上。 只要是把快樂幸福和整個生活的意義都寄託了另一個人身上,往往會證明是很不牢靠的。曾經深深地相愛和盟過誓言的人,有一天就是不愛了。當初未必是假,此刻如同金子一般真。人總在變化,我們都不一定知道未來自己是怎麼樣的,何況是他人? 哪怕你真的幸運有如我很喜歡的作家三毛遇到了她的荷西(代表著愛你一生並忠你一生的人),可是有朝一日荷西意外離世,三毛亦不堪這分離之痛而患上重度抑鬱。究其根本原因,她還沒有學會好好地愛自己,還是無法面對內在那個弱小而渴求愛的自我(內在並未成長起來),因而無法承受客體的喪失。 我們的親密關係投射了內在的自我。親密關係最可映現出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若你愛的困惑,愛的痛苦卻總是無法捨棄,那麼我想告訴你,這是有原因的,只是需要我們去破譯你內在的情感密碼,找到你的內在關係模式,就有可能解除和打破你在循環的情感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