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芹菜、肉塊就吐掉 「寶貝,今天的菜不合你胃口嗎?」幼兒園的李老師蹲下來問小班一個男孩,男孩午餐盒裡的肉和芹菜幾乎沒動。男孩搖搖頭說:「咬不動。」 李老師表示,現在像這樣的孩子「相當多」,這些孩子普遍喜歡吃豆腐、燉蛋、茄子、西紅柿、軟麵條等柔軟食物,遇到肉塊、排骨、芹菜、胡蘿蔔、蘋果等需要咀嚼的食物,就不吃了。 有的幼兒因咀嚼功能差,吃飯特別慢,每次吃到飯涼了還剩小半碗。李老師覺得,孩子咀嚼功能差,究其根源是家長沒有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咀嚼習慣,現在許多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坐、走、說話比別的孩子晚,都會很焦急,可是對於咀嚼功能,卻不太在意。 很多媽媽有這樣的一個誤區:寶寶與生俱來就有吞咽、咀嚼的能力,所以時候到了自然就會吃東西,應該不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就是這樣的誤區,讓媽媽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犯了很大的錯誤,以至於寶寶錯過了黃金的鍛鍊時期! 吸吮是孩子出生後先天帶來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卻需要後天的訓練。如果沒有規律地、有計劃地訓練咀嚼能力,對於寶寶未來的進食習慣、營養吸收以及牙齒髮育都會有影響。50%以上的孩子厭食的禍根「種」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期。 鍛鍊咀嚼的好處 1.讓寶寶順利從輔食慢慢轉為成人化的食物。 2.有利於腸胃功能的發育,更好的吸收營養。 3.有助於牙齒的發育及排列。 4.有助於臉部、口腔肌肉的生長。舌頭、嘴唇等口腔器官的靈活度,會影響將來的語言能力。 5.練習自己進食的過程中,也提高了手眼協調的能力。 寶寶輔食添加過程 1、吞咽期: 4~6個月的孩子還沒有出牙,剛添加泥糊狀食品時,因為孩子舌頭的推擠反射還沒有消失,幾乎每個嬰兒都會或多或少將食物頂出來,有的孩子吞咽時還表現出乾嘔,即使是吃進的食物孩子也不能將食品從舌面運動到舌後,然後吞咽下去,因此會整吞整咽,主要是因為孩子的吞咽動作不協調的緣故。 2、舌碾期: 7~9個月,孩子的牙齒剛開始萌出,一般用舌頭碾爛食物,可以用磨牙食品來訓練咀嚼能力。 3、咀嚼期: 10~12個月,在這個階段孩子需要經歷門牙切碎、牙床咀嚼以及使用磨牙研碎逐漸向成人的飲食過渡,因此在這個時期,食品的形狀也要由糊狀的食品進一步轉換到半固體的食物進而到固體的食物。 如果添加輔食過晚,又沒有及時添加適應月齡的不同性狀的食物,寶寶進食略微粗糙的食物時就感到十分吃力,甚至咀嚼進食這樣的食物而吐出來。 缺乏舌碾、咀嚼的訓練,不但可引起咀嚼肌的發育不良,使上、下頜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發育,出現牙齒擁擠或排列不齊及其他類型的牙頜畸形。不但影響顏面部的美觀,而且因為擁擠重疊的牙齒也不易清除食物殘渣,發生齲齒及牙周病的幾率較高。 咀嚼訓練最佳時期 一般認為,只要有上下咬的動作,就表示嬰兒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備。4—6個月是訓練嬰兒咀嚼吞咽的最佳時期或稱敏感期。 寶寶接受顆粒質感食物的最佳時機大概在7-9個月,如果沒有及時改變食物的性狀,增加少許顆粒狀,蓉狀輔食。等錯過這個時機,再喂給寶寶吃,寶寶就會非常抗拒。 分階段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 1、4-6個月 訓練重點:吞咽。 輔食特點:糊狀、泥狀。 可選輔食:米糊、蛋黃泥、果泥、蔬菜泥、魚泥。 學會吞咽是日後寶寶攝取固體食物的重要前提。4—6個月是寶寶學習咀嚼和吞咽的起步階段,該階段比較適合添加泥糊狀的食物。從4個月開始可用小勺給寶寶喂食泥糊狀食物,如米糊、蛋黃泥等。剛開始媽媽會發現,寶寶或多或少會將食物頂出或吐出。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之前的寶寶習慣了吸吮,尚未形成與吞咽動作有關的條件反射,媽媽要耐心多喂幾次。 2、6-12個月 訓練重點:咬、嚼。 輔食特點:較細的固體。 可選輔食:碎肉、碎菜末、碎水果粒、麵包片、手指餅、小魚乾。 寶寶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從這一時期開始,媽媽就可給寶寶提供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了,以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牙齒的萌發。 這時的食物應由稀到稠、顆粒由細到粗,從在泥糊狀食物里添加少量的小塊固體食物開始,隨著寶寶的適應,再慢慢添加固體食物的量。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主動進食的慾望增強,喜歡自己抓食物吃,這時媽媽可以把切碎的固體食物給寶寶,讓他自己吃,培養寶寶對食物和進食的興趣。另外,還可給寶寶吃一些專門用來磨牙的小零食,如磨牙棒、磨牙餅乾。 3、12個月以上 訓練重點:咀嚼後的吞咽。 輔食特點:較粗的固體。 可選輔食:水餃、餛飩、米飯、其他纖維不太多的成人食物。 隨著牙齒的萌出和完善,寶寶的口腔動作也越來越豐富,咀嚼吞咽動作協調,漸漸地可以用牙齒咬碎再咀嚼了。這時應給寶寶吃較粗的固體食物,多吃粗糧。 爸爸媽媽要做好典範,利用寶寶愛模仿的特性,經常示範咀嚼動作給寶寶看,每口食物應慢慢咀嚼,最好每口咀嚼10次以上。 責任編輯:邊邊 無論待孕、已孕、新晉、待產、已生媽媽,請加育嬰師曲燕:719372與你一起聊聊科學育兒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