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天氣不錯,又碰巧週末,媽媽想帶4歲的東東到樓下轉轉。於是,東東帶著他平時最愛玩沙子的小鏟子、小桶一套玩具高高興興地和媽媽出門了。 剛下樓,東東就看見了遠處有一小堆沙子,還有好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他高興地跑了過去,蹲在一旁,和小朋友玩了起來。媽媽坐在了旁邊的台階上,微笑地看著他們,洋溢著滿臉的幸福…… 一個小朋友說:「東東,我們一起堆一個小沙堆吧,好不好?」 東東同意了,他們一起將沙子堆起來。其中一個小朋友為了堆沙子,拿起了東東的小鏟子,東東看見了,卻一把奪了過來,放在了他的身後。小朋友看了看東東,回頭又繼續堆起了沙子。 堆了一會兒,另一個小朋友走過來,蹲在東東的面前,「我可以用一下你的小桶嗎?」 東東看了看他,立即回覆:「不可以,這是我的玩具!」並將小桶緊緊抱住,退後了幾步。 媽媽看到了這一幕,回想了一下東東一直的表現。發現東東並不是第一次這樣了,之前好幾次東東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的玩具放在自己的一邊,不許別的小朋友碰。當媽媽再次看到東東這樣自私,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憤怒了。便上前去告訴東東,要懂得分享,將東東背後的小桶一把搶了過來,於是東東直接躺在沙堆上大哭起來,邊哭邊叫著:「媽媽不喜歡我了!」 媽媽站在一旁一下子竟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這種現象隨處可見,孩子不懂得分享,這是一種社會行為問題,孩子不讓別的小朋友碰他的玩具,這是兒童在社會中的一種很普通的現象,只要家長引導教育有方,孩子自然不會在這方面出現問題。 知兒網建議: 1、不能強迫孩子將自己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 這樣強迫孩子,孩子會出現逆反的心理,他會漸漸討厭那個小朋友,把自己的玩具搶回來,甚至會為了玩具大打出手。 2、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體會別人的感受。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你們都是好朋友,他也很喜歡你的玩具,你把玩具給他玩一玩,他一定會很高興。他把他的玩具給你玩,你也會很高興對不對?」這樣讓孩子可以體會到他人的感情。 3、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 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個孩子,孩子在家裡沒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夥伴。所以,孩子的心裡就沒有要分享的意識。家裡人都寵著他,慣著他,漸漸地他也會以自我為中心,認為所有的都是他自己的。家長要做的是,多領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第一次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心裡可能會不開心,但次數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懂得分享了。 4、家長在發現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和別人分享以後,一定要表揚孩子。 遇到孩子和他人分享的時候,家長表揚孩子,這時,孩子會覺得分享是一種快樂的事情,可以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家長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