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什麼都不要缺錢,得什麼都不要得病,得啥毛病都不要得癌症。
在目前的中國,看病真的好貴,若不幸得了癌症,簡直就是一病回到解放前。更糟糕的是,查出的癌症大多是晚期,有錢也未必治得好,腸癌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數據顯示腸癌現狀在我國,每年新增結直腸癌竟達40萬例,平均每5min就有1人死於腸癌。
早期腸癌的臨床診斷率僅為11%-15%,治愈率高,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95%;而超過80%的患者確診腸癌時,
已發展至中晚期,治愈效果並不理想,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

早期腸癌不疼痛,易被5種肛腸疾病掩蓋早期腸癌主要發生在腸粘膜上,基本無明顯的症狀。
1.“老痔瘡”竟是腸癌
據了解,30%的腸癌初期都被誤以為是痔瘡,因為腸癌與痔瘡症狀十分相似,出現病變位置也相似,且都有便血。大部分人群一旦發現便血簡單地以為痔瘡老毛病又犯了,並不加以重視。
辨析要點:腸癌多為暗紅色、帶粘液的便血,伴隨大便形狀與習慣的改變;而痔瘡便血多為鮮紅色滴血,通常無大便形狀的改變,頂多便秘。肛門指檢與腸鏡能快速診斷兩者。
2.細菌性痢疾與腸癌傻傻分不清
腸癌潰破合併感染後會出現與細菌性痢疾相似的膿便血、腹瀉、裡急後重等症狀,所以臨床50%的腸癌都被誤診為細菌性痢疾。通過深一步診斷與乙狀結腸鏡檢查可分辨。
3.潰瘍性結腸炎與腸癌互相混淆
潰瘍性結腸炎其實也是一種重病,暫無特效藥,被譽為“不死癌症”。與腸癌都有便血、腹部不適等相同的症狀,如果兩者不能準確診斷,都會耽擱病情,治療困難重重。同時,潰瘍性結腸炎長期會誘發癌變,讓治療更是難從下手。

4.闌尾炎在認識上蓋過盲腸癌
闌尾炎幾乎人人都曉得,但是盲腸癌卻鮮為人知。所以當盲腸腫瘤潰破加感染後,出現的右下腹痛就被診斷為闌尾炎或闌尾周圍膿腫。建議最好多做腸鏡、X線等檢查。
5.結腸結核與右側結腸癌
結腸結核是由於結核桿菌侵犯腸道引起的慢性特異性感染,有大便習慣的改變、腹痛、人形消瘦等,易於右側結腸癌混淆。可通過X線檢查、腸鏡檢查確診。

預防腸癌,三大習慣不可少腸癌已躍居所有腫瘤中發病率的第三,且發病人數逐年增長,預防腸癌勢在必行!
●少吃肉多吃菜
肉食是腸癌的主要誘因之一,生活中千萬不能做一個“無肉不歡”的人,調整飲食結構,多吃膳食纖維食物。
●少坐多動
習慣久坐之人多有腸息肉,而腸息肉又容易癌變,建議多運動,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
●40歲後每年體檢
腸癌的發生者多為40歲後人群,且腸癌初期無明顯症狀,最好堅持每年體檢,尤其是肛門指檢,別讓你的害羞成為日後的追悔。
健客網專稿,轉載請註明健客網。
看在小編這麼辛苦的份上,搜索微信訂閱號“健客肛腸(jk-gangchang)”,加個關注再走唄!
http://toutiao.com/a631804146214815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