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第十七屆全國愛肝日。在平時我們常常把肝和膽一起說,中醫認為肝與膽互為表裡,稱膽為肝府,故二者常並提。早在2015年,我國就約有9300萬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300萬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過1億的脂肪性肝病患者,再加上酒精、藥物、自身免疫、寄生蟲等原因引起的肝病,以及膽囊炎、膽結石、膽囊息肉等膽道疾病,肝膽病患者不但人數眾多,而且還在增加。
事實上,大多數肝膽疾病在早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因此好多肝膽疾病的患者往往在生活中忽略它的重要性,肝膽健康的生活方式,你要把握住兩個原則。
肝健康——要戒酒
喝酒傷肝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如果你認為這裡說的傷肝是脂肪肝就大錯特錯了。酒精的成分是乙醇,乙醇需要靠肝臟進行代謝,而肝臟有許多工作要做,分解酒精只是他其中一項任務,所以每次都只能負荷一定含量的酒精,如果持續飲酒過量,不管是一次喝或是每天持續喝,都會讓肝臟持續超量工作,形成脂肪肝或是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有相關研究發現,每日飲白酒80-150克,連續5年即可造成肝損傷;大量飲白酒在20年以上,40%-50%的人會發生肝硬化;每日飲白酒200克延續10年可出現脂肪肝。
那麼對於肝功能已經出現問題的患者,戒酒後,肝臟可以自我修復嗎?英國有醫院研究發現,戒酒後身體的恢復可以說“立竿見影”。戒酒一個月,就能促進受損肝臟的恢復,還能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罹患癌症和糖尿病的風險也會降低。戒酒一個月後,由於常年喝酒所導致的肝部損傷開始自我修復,肝硬化程度減輕了12.5%。同時,胰島素抵抗下降了28%,體重減輕、血壓降低,注意力和睡眠質量都會有所改善。
膽健康——吃清淡
膽的作用是分泌膽汁,膽汁可以乳化脂肪。
人體的肝臟每天約分泌膽汁800 毫升,很少一部分經膽管流進十二指腸,絕大部分經膽管進入膽囊,貯存起來,並進行濃縮(大約10 倍)。當食物到達十二指腸後,刺激腸粘膜細胞,引起膽囊收縮,使膽汁排入腸道,幫助消化。
由於食物的成分不同,刺激十二指腸粘膜的作用也不同。脂肪主要靠膽汁幫助消化,它的刺激作用最強,蛋白質的刺激作用較弱,而碳水化合物幾乎無刺激作用。所以,吃了油膩多的食物膽囊收縮也最強烈。
平時我們吃的油脂類食物中所含的脂肪必須經膽汁乳化分解成為氨基酸和甘油之後,才能被進一步地轉化和吸收。
而油膩食物吃多了,其中所含的膽固醇過高,又會影響膽汁酸、膽固醇、卵磷脂、鈣鹽的平衡,容易患膽結石。
本文轉自:微健康服務(ID:zonekingW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