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用“比喝水還容易”來形容一件事容易到了極點,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喝水應該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了,但腎病患者可不這麼想。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腎病患者喝水的問題。

喝水為什麼成了一個問題?
我們知道,腎臟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排水,尿液就是從這裡產生的,
一旦腎臟的排水功能出現了問題,喝水的時候就需要注意一些了。
為什麼呢?因為喝了很多水,但不能及時排出去的話,會形成水腫,甚至會加重病情。
在患者的想像中,如果腎臟生了病,出現了腎炎,就應該小心使用,
而大量喝水,無疑會加重腎臟負擔,所以腎病患者喝水時都小心翼翼。

哪些腎病患者需要控制飲水?
首先聲明:不是所有腎病患者都需要控制飲水的。
恰恰相反,對於早期腎髒病的患者,多飲水才是正確的做法,
因為可以加速代謝,幫助腎臟迅速排毒。
有些腎病患者,應該是從網上看了些文章,對此表示懷疑,
認為既然腎臟已經有問題了,就不應該在讓它加重負擔。
事實上,對於那些尿量正常的腎病患者來說(每天尿量1000ml以上),腎臟的排水能力還是很強的。
要知道,
腎臟每天要濾過血液產生180L的原尿,相比之下,我們每天喝的那點兒水對於腎臟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啦……
哪些腎病患者需要控制飲水呢?是那些腎臟排水功能受損的患者。
臨床上認為,“少尿”的標準是每天少於400ml,
“無尿”的標準是每天少於100ml,這些腎病患者是需要控制飲水的。

腎病患者怎樣控制飲水?
在控制飲水方面,有一個說法叫做“量出為入”,補充水分的多少,要看24小時尿量有多少。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補充水分並不單單指喝水,也包括水果、蔬菜、粥等食物中的水分。
有朋友留言說喝中藥湯劑時,也要注意水分的量,這是對的。
通常來說,需要控制飲水的腎病患者基本上都已經處於透析階段了,
所以“量出為入”,也不能只看排出的尿量,還需要考慮透析脫水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