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過極端自律的時候,自律的那段時間,是所有正能量聚集一身的時候,那時候並不知道什麼叫自律,只是很喜歡自己那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我也有過嚴重拖延的時候,起因是生活中接二連三地遭遇著各種挫折,已超出我的應對和承受能力,隨之而來的是對困難的逃避,使自己逐漸變得自卑、懶散和暴躁。
當我們處於順境的時候,總是很容易做到自律,讓生活進入良性循環。而當我們遭遇各種生活中的磨難和打擊的時候,卻很容易墮落而一竭不振。
一個人一輩子都自律,那是值得我們敬仰的,但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是在自律和拖延中不斷交替著。我教了十多年書,見過十分自律的孩子,這些自律的孩子都有著自己奮鬥的目標,他們的上進心很強,自尊心也很強,他們很容易獲得堅持的動力。但是,在小學六年中,這些自律的孩子也有過拖延,有過放棄,只是他們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墮落,因此不斷地尋找方法改變自己,我經常能看到這些孩子在日記中對自己的鼓勵,或者在書的扉頁中寫著勵志的語言。
我也見過一些極度拖延的孩子,這些做事拖拉的孩子並不是永遠都是拖延的,有時候,我們會突然發現某個拖延的孩子作業做得很認真,上課表現也很好。這時候,我們老師會抓住這個改變孩子的契機,讓他生活進入良性循環。並且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孩子這份難得的上進心,希望孩子能堅持久一點,以便形成習慣。
我們成年人要改變自己,卻不能總是等待著契機,而是需要主動找尋方法。
讓自己變得自律,無非就是讓自己養成很多好習慣而已。習慣的養成主要依賴於四個要素:重複、慣性、獎懲、信念。1、重複
要養成一個習慣,就需要不斷重複它,要養成一個習慣到底要重複多久呢?
我們經常聽說,21天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但在實際生活中,每一個習慣養成的時間是不同的。
像刷牙洗臉這樣的習慣就比較容易養成,而像“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這樣的習慣就需要比較久的堅持才能養成。
我舉例我的一個愛好:健身。在08年的時候,我就辦了健身卡,那時對於健身有著滿腔熱情,一心想要練出運動員級別的身材。但是健身僅僅堅持了十多天,就漸漸放棄了。直到第二年續卡,我重新下了決心,還請了一個月的私教,買了蛋白粉,當時幾乎一天不落地去健身房,堅持了近半年,也練出了一點效果,但後來還是放棄了,覺得太辛苦。
我真正堅持健身是在10年的時候,我在另一所健身氛圍比較濃厚的健身房辦了卡,由於時間比較寬裕,工作和兼職都比較順利,每天都泡在健身房裡。就這樣堅持了兩個月後,漸漸地對健身產生了愛好,直到半年後,身體對於健身有了依賴感,每天只要來到健身房,心情就特別好。就是那時候,我一直健身了兩年,擁有了理想中的身材。
現在結婚後,我雖然健身房去得少了,但是健身卻成了我的愛好,只有一有時間,我就會跑去健身房。這段健身的經歷也讓我明白了,我們堅持一個習慣,只有堅持到足夠久的時候,我們才會漸漸依賴,甚至是迷戀。
2、慣性
所謂慣性,就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比如,我們拿起手機,就會不由自主地打開微信刷下朋友圈,因為我們長期刷朋友圈已經給大腦形成了一個思維慣性:拿起手機就是為了刷朋友圈。一件事情,我們重複得越久,對大腦產生的思維慣性就越強烈,我們就越容易堅持,也就越容易形成習慣。
舉例:從今年的1月份開始,我就持續日更寫作,堅持一天一篇。但是這個日更在我寶寶降生的第二天停止了。其實,在我老婆生寶寶的那一天,我還寫著文章的。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天,也許因為睡眠不足,又沒有運動,身體感覺疲乏,那時候頭腦裡總是冒出各種讓自己放棄的理由,其中最蠱惑我的一條就是:今天累了,昨天又沒有睡好,好好補一覺,明天再寫。
雖然我真的打算明天再寫,可是到了明天后,哪能說寫就寫啊?雖然有時間寫,但是頭腦中冒出來的放棄的念頭越來越多,以至於讓我產生了逃避心理,硬是想不出要寫的話題,最後以靈感枯竭的方式又放棄了一天。
就這樣,一放就放了四天,這四天我都是在逃避和悔恨中,並沒有過得很開心,直到我為了重新堅持而買了五本書之後,才開始了之前的日更。但是,我日更的文章質量比先前下降了很多,至於下降的原因,我覺得就是之前那種寫作的感覺沒有找到。
我三個月的連續日更,慣性其實只有兩天,在寶寶出生那天,我寫作的衝動還是非常強烈的,但到了第三天,已經失去寫作激情了。直到今天,我寫作的那種感覺還是沒有完全找回來。就好像汽車停止後,要重新發動,那是需要很大動力的,並且速度是慢慢提升的。
因此,對於我們還沒有養成習慣的那些堅持,我們必須日復一日,中途不能有所鬆懈,因為一旦停下,也許就很難起來了。
只有當我們堅持的事情達到依賴和迷戀的程度後,我們才可以隨時停止,隨時開始,真正隨心所欲。
3、獎懲
獎勵和懲罰是習慣養成中很重要的一環,卻經常被我們忽視。為什麼壞習慣容易養成?因為壞習慣往往會給我們即時獎勵,比如:遊戲、零食、菸酒等。好習慣卻難以養成,因為短期內的獎勵不夠明顯,比如:寫作、晨跑、背單詞等。因為這些行為需要很長時間的堅持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就能從過程中獲得精神愉悅,而我們大多數人不行,那我們就要賦予自己獎勵。比如,堅持一周後,我們可以犒勞自己一番,帶上好友郊遊放鬆,或者吃一頓大餐。
懲罰對於好習慣的堅持也是很有幫助的。我們在教育中經常說“胡蘿蔔加大棒”,就是讓我們在表揚鼓勵的過程中,也要學學佛教裡的“當頭棒喝”。懲罰往往會促發我們的反思,鞭策我們的行為,讓我們更清醒地認識事物。
4、信念
講起信念,我總會想起玄奘法師的:“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向東土半步生。”信念就是賦予正在堅持的事情一個偉大的理由和動機。
我們的動機越充分,信念就越強烈。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知基礎上,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和理想所抱的堅定執著和真誠幸福的態度。信念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統一。
信念表達的是一種態度,有了堅定的信念才能振奮精神、克服困難、決不放棄。
信念是你可以給自己正在堅持的事情賦予偉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