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陪孩子深度閱讀:
孩子的成長是每天不斷努力累積的過程,這種努力是無形的,所以教孩子愛書的最好方法,是由父母親自來教導。所謂“親自”,就是不假他人之手。負起養育子女的責任,也是父母自身成長的大好機會。
在思考圖畫書與幼兒的關係時,最重要的是認清圖畫書不是讓孩子自己看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
即使孩子已經能夠自己看,父母最好還是照樣念給他們聽。
如果因為孩子能自己看,母親就不再讀給他聽,對孩子成長是一種損失。
由大人讀書給孩子聽,對孩子的心理和智能成長都非常重要,
而且讀的人對書的了解愈深,共鳴愈強烈,聽的孩子愈能深入書中,豐富自己的經驗。
如果讀書成為孩子生活中最大享受,那麼他們的閱讀量一定連大人都會自嘆弗如。
——以上文字摘自松居直先生關於如何讀繪本的專著《幸福的種子》(松居直先生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
今天,我們要和孩子共讀的故事名叫《世界上最大的房子》。
這個故事來自繪本大師李奧尼,讓我們先認識一下這位被譽為“色彩魔法師”的繪本界大神吧。
文| 千尋
作者介紹:
[美] 李歐·李奧尼
他是一個才華橫溢、不受拘束的藝術天才,繪畫、雕刻、平面設計、印刷、陶藝、攝影......樣樣精通,他通過為孩子們創作繪本,深深地影響了至少三代人。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自始至終貫穿著他的作品。他的繪本獲獎無數,其中《小黑魚》、《田鼠阿佛》、《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
適讀範圍:從故事的文字難度來看,適合三歲以上小朋友。但從故事的深意來看,我覺得它也適合各年齡段的大朋友。
為什麼推薦這個故事:
李奧尼先生的作品充滿了智慧,從《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小黑魚》到這本《世界上最大的房子》,每個簡單的故事都蘊藏深意,不僅孩子能收穫很多,大人讀完也會反復回味。也許,是因為我們在這些小動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們的生活和我們的生活相似無二,它們的煩惱我們也有。
看書名,“世界上最大的房子”,就忍不住想到最近一路飆升的房價,據說是今日不下手,明日徒傷悲,今天買得起一套小戶型的錢,過幾天說不定只能買一個衛生間。一條比一條嚴苛的限購令也阻止不了全民購房的熱情,不少人站出來,一聲大喊:任何力量也甭想阻止我追求夢想,我的夢想就是要擁有一套大房子!
當我和女兒讀完《世界上最大的房子》時,不禁感嘆:真是一點違和感都沒有啊,人類和蝸牛的世界,也是一樣的呢。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話說有這麼一群小蝸牛,它們住在鮮嫩多汁的捲心菜葉子裡。它們馱著自己的房子,在葉子上走來走去,找一塊地方落腳,再慢慢品嚐它們的美味。
這群蝸牛裡有一隻小蝸牛,它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房子。這個夢想真牛逼,擁有一套房子都夠難了,它還想要最大的那個。
它的爸爸,捲心菜裡最有智慧的蝸牛,為了讓兒子趁早打消這個愚蠢的想法,就給小蝸牛講了一個故事,故事裡有一隻和它有著同樣夢想的小蝸牛,它根本聽不進爸爸的勸告,執意要打造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房子。
心理學家史蒂文.賴斯說過:收集,是成就人生的16種基本慾望之一,它的生物性來源是動物儲存食物和其他生存必需品的本能。
瞧瞧,想擁有更多,是藏在我們基因上的密碼。
如我女兒這般大的小朋友,總是渴望有更多新玩具,哪怕其實老玩的也只是那幾個,她渴望有更多漂亮好看的衣服,哪怕衣櫃裡掛著的那些早就夠她穿了。
像我這樣的大人也好不到哪兒去,只是隨著能力增長,渴望擁有的,比孩子時候想擁有的更昂貴,更難實現罷了。
在“擁有更多”的本能驅使下,我們努力的爬啊爬,像小蝸牛一樣,不停的扭啊扭,要發現讓房子變大的好辦法。
小蝸牛很厲害,它找到了讓房子變大的秘訣,終於讓它的房子大得像一隻瓜,其他住在這棵捲心菜上的蝸牛都說:“你的房子確實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子!”
小蝸牛當然不會滿足於現狀,它可是有著大大的野心呢。它不停地搖擺尾巴,讓大房子上長出尖角,再不斷的擠和推,讓房子上長出漂亮的顏色和圖案。它超級自豪啊,為自己所擁有的豪宅!
擁有很多,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感覺很棒的。哇,看著一屋子的玩具,好有滿足感。哇,有很多很多衣服供我挑選,這才是公主應該過的生活吧。
更何況,還有別人的讚嘆和羨慕,為你的慾望錦上添花。
蝴蝶以為那是一座大教堂,或者是一個超級馬戲團,它們為蝸牛的房子驚嘆。青蛙說:“這是我們絕對沒有見過的奇景!”它們為蝸牛的房子停下腳步。
誰能拒絕這種感覺呢?當別人都在羨慕你,羨慕你所擁有的。
然而,當蝸牛們吃完捲心菜葉子,要搬到別的捲心菜上安家時,擁有大房子的小蝸牛的麻煩來了。因為,它動不了了!它的大房子實在是太重了。
它被落在後面,什麼都沒得吃。就這樣,小蝸牛慢慢消失了,除了這座大房子,什麼也沒留下來。最後,就連這座大房子,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一點兒毀滅了。
故事的結局真讓人傷心啊。可是,仔細想想,又覺得挺合理,畢竟,豪宅雖豪,對小蝸牛來說並不是必需的啊。它真的需要這麼大一座房子嗎?到最後,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房子其實已經成了小蝸牛的負累,重重的壓在它身上,直到壓得它喘不過氣來。
唉,想一想,我們在不斷追求得到的過程中,收集了多少自己根本就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事物啊。一路上,只急著增添,也沒時間挑揀。人生,一直在做加法,從沒有試過做減法。
高興的是,小蝸牛聽爸爸講完這個故事後,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真是愚蠢,有一個小小的房子有什麼不好呢,這樣,我就可以輕輕鬆松,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了。
是的,背著小房子的蝸牛好輕鬆,它高高興興地上路看世界去了。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擺;在黑土地裂開的地方,水晶在晨曦中閃閃發光;一顆松果躺在蕨草那像花邊一樣漂亮的陰影裡,樹木裹著樹皮,柔嫩的花蕾蘸著晨露,芳香清涼……這一切,都讓小蝸牛非常快樂。
我想,快樂的小蝸牛幾乎都快忘掉當初渴望擁有的大房子了吧。
如果,你想和孩子開始嘗試一種做減法的生活,為什麼不去讀讀這個小蝸牛的故事呢?在這個物質越來越充裕的年代,不論是我們,還是孩子,其實都該學會放下一些不必要的累贅,不要為了追求一些自己壓根不需要的東西而付出了太大代價。
輕盈,是孩子自由飛翔的前提。如果你希望孩子飛向更遠處,請記得幫他卸下沉重的行囊。^_^
來談談共讀後的收穫
這個故事的深度隱藏在情節的反轉中,我試著通過前後情節的對比讓孩子理解到“最大不一定最好”、“最合適才是最好的”。
我們可以提示孩子注意到前後對比:之前,小蝸牛很滿意自己的大房子,有尖角,還有漂亮的色彩,蝴蝶和青蛙,還有其他蝸牛都很羨慕它擁有的大房子。之後,大房子變成了小蝸牛的負累,小蝸牛無法像其他蝸牛一樣輕鬆前行。最終,大房子壓垮了小蝸牛。
我:“讓我們想一想,為什麼之前小蝸牛喜歡的大房子,最後壓垮了小蝸牛?”
孩子:“因為小蝸牛太小了,房子太大了,小蝸牛背著大房子,就沒法爬到新的捲心菜上,小蝸牛沒有吃的,只能餓死了。”
我:“其實小蝸牛並不需要那麼大的房子,對吧,大房子不能提供給小蝸牛食物,而且,大房子對於小蝸牛來說太大太重了,根本就不合適。”
孩子:“是啊,小蝸牛那麼小。”
我:“可是,為什麼大房子剛建成的時候,小蝸牛沒有意識到根本就不適合它呢?我想,一定是因為蝴蝶、青蛙和其他蝸牛都很羨慕它。就像你並不喜歡的玩具,如果其他小朋友們爭相追捧,都想玩,你就會改變對玩具的看法,覺得還是要據為己有,並因為擁有它而自得。”
孩子若有所思。
玩具這個例子,很多小朋友都經歷過,熟悉的經歷,讓他們更容易理解我們所想表達的含義。
我:“ 我們不能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忽略自己真實的想法。一定得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最大的不見得最好,最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呢。 ”
共讀過程中,我還發現,在描述“小蝸牛自由自在看世界”時的語言特別美,短短幾句話,勾勒出了一個充滿生氣的奇妙景象:水晶在晨曦中閃閃發光、柔嫩的花蕾蘸著晨露……如果你希望孩子有一個美的體會,同時學會駕馭文字描述景色,不要錯過這一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