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拉著兒子的手走在大街上,一陣吵鬧聲傳進我們的耳朵。我們循聲望去,看見一個孩子抱著媽媽的腿哭得稀里嘩啦,媽媽則一邊掙脫孩子的手,一邊大聲罵:“起來,哭什麼哭,跟你老子一個樣,沒出息的東西!”
“媽媽,那個小弟弟,哭了!”看到小男孩臉上混著黑漆漆的東西,張著嘴巴,鼻涕流向嘴角!我有些看不過去,正不知所措時,小男孩的爸爸從旁邊的小店走了出來,對妻子大吼:“你一天兇什麼兇?”說完,就把兒子抱進了店裡。
“不兇行嗎?你看看你兒子,整天無理取鬧!”媽媽仍然對著店大吼著。
我拉著兒子走開!剛才那一幕卻在我的腦海中久久迴繞。有那麼一段時間,我曾盼望兒子也能在大街上大哭大鬧一場,我相信很多媽媽一定覺得我太不可思議。這種想法要從去年說起:
去年的一個週末,我帶著兒子跟隨寶寶知道裡的寶媽們參加Wmf自製披薩活動。一到現場,店里阿姨就幫兒子穿上了圍裙。我找到熟悉的寶媽銘銘媽,簡單打了招呼,坐在了她們對面。
待我們坐定以後,工作人員就給我們發了一個麵團與手套,還有彩椒與洋蔥,讓寶寶們自己將麵團攤平。兒子第一次動手做披薩,他隨便按了幾下後,就開始拿著勺子饒有興趣地塗抹番茄醬,塗抹一番後,還不忘放進嘴裡嚐嚐。嚐過後,就將彩椒與洋蔥放在麵團上面,等著烤披薩的阿姨幫忙烤。
在等待的過程中,銘銘吃了一點火腿腸丁,銘銘媽看著她說:“銘銘真是一個小饞貓,現在就把火腿腸丁吃了。”
兒子的勺子里當時也躺著一個火腿腸丁,正打算送進嘴巴里時,卻意外地聽到了銘銘媽媽這句話,他抬頭看了看銘銘,轉而把準備送進嘴裡的勺子放在了盤子裡。
他這一行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百思不得其解。當天晚上,我跟先生聊起了這件事。先生聽了,大贊兒子懂事,懂得察言觀色!我卻表現得很悲觀,並陷入了深深的自省中,甚至懷疑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明明是我行我素、胡攪蠻纏的年齡,怎麼會那麼在意別人的一句話。要知道,真理大多數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成大事者往往都是頂著眾多反對意見前進。可是,我又實在想不出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捫心自問,我給他尊重,給他自由,給他面子,從不在公眾場合批評他,或者訓斥他,即使他淘氣地在馬路中間跑來跑去,我也是把他拎回家後狠狠地教訓了一頓。當然,他也給足了我面子,每次跟大家一起去玩時,除了玩具被搶走那次傷心哭鬧外,其他時間都表現得安安靜靜,被大家稱為“安靜的美男子” 。按理說,我的教育不應該出什麼大問題,即使真出問題,那也是放任過度,而不應該是這樣的。
見我一副苦惱的樣子,先生坐在我旁邊耐心地聽我說出心中的苦惱。我說:“他出現這樣的行為,要么就是我的教育太成功,要么就是我的教育太失敗。”
“何以見得?”
“如果是我的教育太成功,就像你說的那樣,他的自尊心已經發展,在公眾場合,懂得通過察言觀色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從而約束自我行為;如果是我的教育太失敗,就是他被我拉著成長,太容易被我說通了,也就太沒主見性,輕易就被別人的一句話影響。”
先生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
“可是,我既沒打罵過他,又沒把自己的個人意願強加在他身上,他怎麼就那麼輕易受別人的影響呢?”我為此感到十分苦惱,所以我潛意識里希望他能在大街上哭鬧一番,好像只有那樣才能證明我兒子是正常的。
那件事以後,每次出門時,我都會對他的言行舉止多加留意。後來的一系列事實證明,他是在公眾場合努力維護自己的自尊,約束自己的行為,而不是沒有主見。除了《我兒子不聽話,卻很懂事》那篇文章裡描述的事以外,還有其他很多事例。
就在前不久,我帶著他跟幾個編輯一起去吃飯。一走進那家餐廳,他立即被古色古香的桌椅以及各種形狀的燈籠吸引住了。當我們選定位置,把他安置在寶寶椅以後,他又注意到了牆上的空調按鈕,要求坐最裡面的位置,由於我們四個大人正好一人一張椅子,我便說:“這是寶寶椅,專為小寶寶準備的,你坐我們大人的椅子,你還沒那麼高,吃不到飯的。”
兒子聽我這麼一說,不再吭聲!當飯菜上來以後,他一樣吃了一些,就自己去玩了!當時,我一來忙著吃飯,二來忙著跟編輯聊聊工作上的事兒,只注意他在那裡,卻沒太注意他在做什麼。
“這誰家孩子,那個是空調按鈕,不能碰!”我跟編輯循著聲音同時望過去。
原來兒子對那個空調按鈕產生了興趣,一直在想著法子去一探究竟,便爬到我背後的那張椅子上去摸另一個空調按鈕。遭到工作人員的製止,我看見他先是愣在了椅子上。我正想去抱他時,他卻來到另一張椅子上,著急地喊:“媽媽,我們回家吧!我困了,我要睡覺了!”
抱起他,看到他紅撲撲的小臉蛋,我感受到他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覺得自己被工作人員喝斥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我突然覺得被別人說了一下他心理就那麼難過,要是在大街上被自己的媽媽狠狠地訓斥一番,他又難過成什麼樣!
但也是在那一刻,我才深深體會出“不當眾訓斥孩子,給孩子麵子”背後的真正含義!雖然在校稿時就知道了要給孩子麵子,不能當眾訓斥他,但那時只知道這麼做,卻從未深入探究過,從兒子的點滴成長過程中,我才領悟出給孩子麵子的背後其實是為了讓孩子裡子更好地發展。
你給孩子麵子,孩子就會回給你裡子。“不當眾訓斥孩子,給孩子麵子”看似給孩子麵子,其實是在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有了父母的維護,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有自尊心的人。
一個孩子有自尊心才能知榮辱,辯是非,才能擁有奮發向上的原動力,才有鑄造良好品質的根基,才有成為社會棟樑之材的資本。所以,維護孩子的自尊心迫在眉睫!
可是,很多父母總覺得孩子小,一不如意就當眾訓斥孩子,責備孩子不給自己面子。其實,孩子在一歲以後,自尊心就開始發展。如果父母從小懂得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不當眾訓斥孩子,多表揚、鼓勵孩子,那麼孩子的自尊心就能得到良好發展,而且孩子自己也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維護自己的自尊。
就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過的那句話一樣:“父母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愈看重,他們覺得自己是有名譽的人,因而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是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其無地自容,他們愈會覺得自己的名譽已經受到了打擊,設法維護別人對自己好評的心思也就愈淡薄。”
所以,在公眾場合,我們父母要努力維護孩子的面子,我們給孩子麵子,孩子將回給我們裡子!
作者
龍春華,四川南充人,暢銷書作家,公益育兒講師,情感細膩,文字深入淺出。著《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只有不努力的自己,沒有到不了的人生》、《行為心理學:瞬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等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