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出自宋代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第二十七卷《賀歐陽少帥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勇若怯,指有大勇氣的人並不是事事與人相爭的,看起來就好像膽小得與世無爭一樣。
大智若愚,指才智出眾的人並不處處表現在外,看起來就好像很愚笨一樣。
所見的愚蠢不是真的愚蠢,所見的聰明也不是真的聰明。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真正的高人、高手、大師都是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巧若拙的。
看起來平淡無奇、平和保守,不知道爭取,也不愛激動,這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者,早已參透事物背後的玄機,看到事物發展的結果,所以能夠做到心中平靜,沒什麼漣漪,看起來就好像有些呆板一樣。平凡中的偉大才是真的偉大。《道德經》中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也是對此的形容,只有透過“希聲”、“無形”的表面現象才能看到一個人其實是很偉大的,是具有別人難以達到的修養和境界的。
勤而行之的。在知道“大智若愚”的道理後,一個人也就進入了第一層,也是最初一級的悟道,這體現在對語言文字的認同上,但是這時候一個人就已經接近“愚”的境界了,在“愚”的境界邊緣準備往深裡踏入了。而能夠在不看文字的時候,脫離教導的時候,在所經歷的事情上都能做到有所感悟,有所察覺,時時保持警醒,貫徹自己“愚”的原則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的人。
“大智者,愚之極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內愚,實愚也;外愚而內智,大智也。外智者,工於計巧,慣於矯飾,常好張揚,事事計較,精明幹練,吃不得半點虧。內智者,外為糊塗之狀,上善斤斤計較,事事算大不算小,達觀,大度,不拘小節。智愚之別,實為內外之別,虛實之分。”
言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愚誠得道,欺人慘報”。即使是沒有足夠的智慧能參透事理,最終選擇堅守“大智若愚”之道的人,還是生下來就比普通人要愚笨的人,也會因為自己這天賦的“愚”而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