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一直是中國人常常念叨在嘴邊的一句話。
但是孩子是否孝順,跟父母的言行有很大關係!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父母平時的言行舉止可能會給予孩子錯誤的暗示,久而久之,會直接導致孩子的不孝順。
父母如果有以下4種行為就要引起重視了,一定要及時自我改正,給孩子做好榜樣。
1.自己不孝順
有很多人,等到自己的父母上了年紀,覺得他們又髒又沒文化,總感覺給自己丟臉,光花錢不幹活,一邊對自己的父母又打又罵,一邊告訴自己的孩子,以後要孝順,爸爸媽媽關注你可費了很大的心血。
豆媽負責任的說,有這種行為的父母,想要孩子孝順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父母生你養你,為你的成長付出了心血,這樣的父母你尚且不孝順,難道還想指望孩子孝順你嗎?孝順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做一個榜樣,才是孩子日後孝順你的第一塊基石。
2.不尊重弱者
憐憫弱者與孝順父母其實很相近。某種意義上,弱者代表了能力差,或者是沒有能力需要別人保護的人。而當父母年邁老去,也會成為弱者。如果父母平時就表現為不尊重或者看不起弱者,孩子耳濡目染,當父母老了需要孩子照顧的時候,往往也會表現為不耐煩甚至嫌棄父母。
所以想要孩子孝順,父母首先要做到在平日生活中尊重弱者,不歧視,給孩子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
3.溺愛孩子
以下這三種畫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
吃完飯,父母忙碌著收拾碗筷,孩子直接擦擦嘴巴去看電視玩耍;
父母把第一口好吃的永遠給孩子先吃,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
父母細緻入微地關照生病的孩子,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甚至視而不見……
在父母包辦溺愛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習慣了接受家人給予的關懷與愛護,
會認為家人對自己的愛是天經地義的,心態也會變得越來越冷漠。
一旦父母沒有做到孩子對他們的要求,孩子反而會怨恨。
4.經常打罵孩子
孩子淘氣應該算是比較正常的成長表現,很多父母,卻認為孩子是不聽話的表現,動不動就是一頓打罵。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以後容易以暴制暴,主動去打別人。
特別是孩子在五六歲時被父母影響最深遠,因為五六歲是個體心理成長的關鍵期。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心裡會有這樣的想法:等我長大了,看我會怎麼對你們。
所以,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盡量做到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一談,
多問問他們為為什麼這麼做,耐心的指導他們,不要只依靠動手解決問題。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大後孝順父母,
父母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不合格的父母很難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百善孝為先,一個從小就能做到孝順父母的孩子,他的運氣一定不會差,未來一定會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