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的癌症發生率,肝癌排第二,僅次於肺癌,而且大家可能都知道,肝癌的形成有三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因此,肝硬化作為肝癌來臨前的一道“重要防線”,一定要引起重視。
肝硬化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肝臟變硬了。正常的肝臟和嘴唇一樣柔軟有彈性,
而硬化的肝摸上去就如同鼻尖一樣,有韌性沒彈性,而且病程越長,肝臟就越硬。
其實肝硬化初期的癌變風險並不大,但如果持續不治療,甚至對它進行不良刺激,
肝硬化愈加嚴重,癌變的機率也會隨之增大。
儘管肝硬化的早期不適症狀並不明顯,但也可以尋找到一些肝變硬的“蛛絲馬跡”,然後及早發現,科學治療。
10大肝硬化早期症狀
食慾減退
早期肝硬化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食慾減退,多因肝硬化引起胃腸充血,
導致胃腸道分泌與吸收功能紊亂,所以病人會感到沒有食慾,有時還伴有噁心、嘔吐。
體重減輕
早期肝硬化因為食慾下降,進食不夠,胃腸道消化吸收出現障礙,
體內清蛋白合成減少,體重也跟著逐漸下降,日漸消瘦。
疲倦乏力
疲倦乏力程度自輕度疲倦感覺至嚴重乏力,與肝病的活動程度一致,產生乏力的主要原因有三:
- 進食的熱量不足;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的中間代謝障礙,致能量產生不足;
- 肝臟損害或膽汁排泄不暢時,血中膽鹼酯酶減少,影響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
- 乳酸轉化為肝醣原的過程發生障礙,肌肉活動後,乳酸蓄積過多。
肝病面容
“肝病面容”是指面色晦暗黝黑,1/3肝硬化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圍皮膚都會變得萎黃、黝黑,
這是由於肝功能減退,酪氨酸酶不受抑制,從而導致黑色素增加。
肝區隱痛
肝區位於右側季肋部,這一症狀在肝硬化中也比較多見,約佔六到八成,勞累後明顯;與其同時,肝硬化晚期常有發熱表現,熱型不定,以低、中度發熱為主,多在37.5~38.5℃之間,這種發熱應用抗生素是無效的,只有在肝病好轉時方能消退。
腹瀉、腹脹、腹痛
腹瀉、腹脹多由腸壁水腫、腸道吸收不良、菸酸的缺乏及寄生蟲感染因素所致;腹痛多在上腹部,常為陣發性,有時呈絞痛性質;腹痛也可因伴發消化性潰瘍、膽道疾病、腸道感染等引起。
蜘蛛痣、硃砂掌
肝硬化患者常在面部、頸、胸、肩、前臂及手背等處出現一些擴張的皮膚小動脈,周圍有向四周輻射的樹枝樣細小分支,形態像一個個小蜘蛛,呈鮮紅色;
與蜘蛛痣發生機制相同的表現是肝掌,就是指手掌連接大、小拇指的兩側(大、小魚際)發紅,細觀有許多紅色斑點,有的呈斑塊狀,紅白相間無規律,如局部加壓會變蒼白,放鬆後恢復原狀,因其發紅又稱“硃砂掌”。
不規則出血
肝功能減退影響凝血因子合成,肝硬化病人常有出血傾向,可出現反复鼻出血,
刷牙時牙齦出血,皮膚出現出血點或淤斑,嚴重者為血腫,可能還有嘔血與便血。
內分泌功能失調
當肝硬化導致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時,男性可見乳房增大、脹痛,睾丸萎縮;對女性來說,肝硬化時性激素紊亂,可能出現乳房縮小、月經失調,甚至閉經、不孕。
靜脈曲張
隨著肝硬化的進展,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腹壁靜脈曲張,以臍為中心,周圍淺靜脈突起擴張,形似蚯蚓狀,向四周放射性分佈,以上腹壁多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