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說:
在公共場所說話要小聲,才能夠顯示你的優雅。
有人大嗓門,方圓三里抖三抖;有人則輕聲細語,如沐暖暖春風。
說話的音量,就像一桿標尺,丈量出內在的修養。
壓低聲音,貴人風範
宋慶齡15歲的時候,就進入美國的一所女子大學學習。
一次上課,正在就歷史問題進行討論,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說:“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
坐在前排的宋慶齡聽到後,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但仍耐心聽這位同學的發言。
那位同學講完後,宋慶齡就站了起來,她雖然有點激動,但仍用平緩柔和的語調,反駁了美國同學所說的話。
韓寒有句話說得好:說話聲音越小,氣場越大。
華春瑩,被稱作是中國外交史上的最美髮言人之一。
在面對外國記者尖酸犀利的發問時,仍以沉著冷靜的姿態,仍能語速平緩,底氣十足,霸氣的回复外國記者。
語速平緩,卻無一人敢小瞧她鐵娘子一般的作風。
正所謂:有理不在聲高。
張飛的聲音能嚇退兵馬,可他還是做了悶聲不響的劉備的小弟。
嗓門大不能說明你有理,搶著說更不能證明你強大,溫柔緩和的聲音一樣可以擲地有聲。
真正的自信與富有,無需言語襯托,更無需張揚,它是深藏於血液,靜待花開。
小聲說話,放大格局
公交車上,有人開著外放聽音樂;餐館中,大聲划拳喝酒吆五喝六;電影院中,響亮的電話鈴聲突兀地響起...…
某國際組織媒曾這樣形容中國遊客:“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近年來邁出國門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一項“最不受歡迎遊客”的調查顯示,美國人是全球最差勁的旅客,緊追其後的是中國旅客。
原因就是中國遊客帶來了更多的噪音。
大聲講話,是人的本能;小聲說話,則是一種文明。看似放大了自己音量,實際上縮小了自己的格局。
輕聲細語,平安喜樂
家庭是讓人放鬆的地方,家人,是陪伴你最久的人,不要用大吼大叫來解決問題,沒人能從你的大嗓門中,感受到你的愛意。
就像愛人之間的喃喃耳語,輕輕地聲音,卻能把愛意送進對方的心底。
輕聲細語不僅關乎為人的素養,更關乎身體健康。
研究表明:“人們說話聲音每提高一次,一系列潛在的疾病,如高血壓、心髒病等隨時可能發作,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
土庫曼斯坦有個村莊,村內老人壽命過百者甚多。研究人員發現,該村長壽的秘密竟然是低聲說話。
不論男女老少,說話的聲調都很低;村里還頒布了村民公約,規定大聲喧嘩屬違法行為,屢教不改者將受嚴懲,甚至坐牢。
該村因此被稱為“長壽低語村”。
慢慢地我們發現,越是安靜的地方,往往越是高雅。
外界的嘈雜讓內心也逐漸浮躁,落花流水,鳥鳴深澗再難聽到。心中安靜的人,待人說話也定是溫文爾雅,輕聲細語。
水深,波浪靜;人貴,聲音低。
身處正式場合,聲音要洪亮;身處公共場合,聲音要輕柔。
小聲說不是不說,洪亮的聲音也並非噪音。如何把握,全靠心中的尺度,全憑自身的修養。
願你我都能:慢慢說話,輕聲細語,互相體貼,不急不惱,靜待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