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第二個特性,高度的信任。哪有父母不相信他的孩子的?
孩子成長,尤其在學走路的時候,他不知道跌了多少次。有沒有哪一個當父母的,孩子跌了一百次,說:“啊,我買個輪椅給他坐吧,我看他不行了。”不會的,對他那個信任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的,所以那個信任的眼神就傳遞給孩子,“孩子你一定可以的!”就是這種鼓勵,一下子把孩子的潛能激發出來。尤其踏穩第一步,“哇”,家里人跳起來,“太棒了!”
我想當父母的人,把在孩子學走路時候的那份信任拿到青少年的身上,也能把他勸回頭。現在我們對孩子,沒有像孩子一兩歲那時候高度的信任了,可能孩子很多的不好都放在心上,一看到,脾氣就來了。不行,這樣轉不了孩子的心,你還是要用高度的真心去轉。父母也好,領導也好,老師也好,他們在護念我們的成長,護念跟信任是不衝突的。不要老師提醒你哪裡不好,你說:“老師不信任我。”這個理解就有點問題了。因為我們還不是聖人,很需要提醒。所以那個信任是建立在相信“聖與賢,可馴致”上的。假如我們有哪些不足,他們都看不清楚,怎麼護念我們?怎麼指導我們?怎麼提醒我們?
所以“慈母多敗子”啊!她那個慈已經變成什麼?全是情感、溺愛了,她就護念不了她的孩子了。而我們有時候太重自尊,疑心太重,有時候別人提醒我們,馬上就心情很不好,“哎呀,他不信任我。”理要清楚,要用正確的道理調伏自己的情緒,這樣可以感召更多的貴人來護念我們的人生。假如人家好意提醒我們,我們覺得不高興,人家下次就不再提醒我們。為什麼?人家又不願意得罪你,這個時代谁愿意得罪人?除了父母,除了老師,很少人會很直接地這樣護念我們。但只要態度轉了,我想人生會有很多貴人出來,“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再來,不棄不捨,哪有父母放棄孩子的?再來,不求回報,這也是父母無私的愛的一個表現。我們當領導的人,栽培了一個下屬,之後他離開了,我們也不要生氣。盡心盡力栽培他,是我們盡我們的本分,他縱使不在我們公司,走到哪也是利益社會,心量大一點。但是他不對的地方,總有一天機緣成熟,他會反省、懺悔,他會更佩服這個領導的度量、修養,我們不就又教育他了嗎?假如他不懂事的地方一出現,我們就又在那討人情,又在那罵他,跟他的緣分就切斷了,很可惜啊。縱使你以前對他再怎麼好,因為已經有隔閡了,他那些反省也出不來。所以老祖宗提醒我們“絕交不出惡語”,公道自在人心,何必逞一時之氣呢?
厚道,一定要注意絕對不要講非常絕情的話,五倫關係裡都不能講絕情的話。尤其這個時代,人很可憐,做人做事不知道標准在哪,準繩在哪,自己也很迷惘。又沒有家庭、學校,還有明師的指點,人的思想觀念善惡夾雜,自己也做不了主,還有一些習染拖著他。現在哪個學生,哪個孩子,父母一講,老師一講,全部聽?萬中難得有一二吧?現在他轉不過來,現在他不能接受,得要跌一跤,可能他又會回來問你,你得要耐心等待。
他一不聽話,“我跟你斷絕父子關係!”你不就把他的後路給斬斷了嗎?所以當父母的講這種話,也是沒有智慧,也是情緒做主。你這種絕話一講,他真的想回頭的時候又想起你這句話,又不回頭,在外面出了大事怎麼辦?你到時候哭都來不及了。你還是表達那一份對他的愛,他真正碰了一鼻子灰,他還肯回家,你就有真正讓他再懂事、再提升的機緣。不只父子關係,五倫關係統統是這樣。尤其我們學傳統文化的領導、老師或者父母,講這種話,對不起老祖宗,我們自己都做壞榜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