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過年吃什麼,日本人過春節嗎?
可能很多人都想知道日本人是否像我們一樣過春節,
如果日本人過年的話,他們過年吃什麼的呢?
下面中國吃網為您介紹日本人過年吃什麼,日本人過春節嗎。

日本人過年吃什麼
大和民族是一個善變的民族。
在中國強盛之時,日本人以過中國人的春節為榮,以中國的春節作為日本的新年;
明治維新後,東西方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此消彼長。
從此,日本人的新年從中國的春節改成了新曆年的元旦。
每年12月29日~1月3日是日本法定的新年假期,
日本人會在新年假期里舉國同慶,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後天就是元旦,也是日本人過的新年「正日」,趁此歲末之際,
和大家分享一下日本人過新年的習俗。
1、日本門松和年糕

據說,日本新年裡的很多習俗都歸結到一個只有正月才下到人間的神——年神身上。
就像聖誕節所有的慶祝活動都是圍繞基督的誕生一樣,
日本人在玄関前插門松,門上掛草繩做的裝飾,家裡供鏡餅等,都是為了這個主角的到來。
門松是請年神在這裡下車記號。雖然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習慣。
古代京都的上流社會是不興這一套的,所以至今皇居的門口是不裝飾門松的。
我想,貴族大概比較有自己的驕傲,不會像平民一樣,
用幾個樹枝來討好,年神年神,快到我們家裡坐一坐。
2、御節料理

御節料理是供奉給神吃的料理,其實第二天就撤下來祭了人的五臟廟。
日本人吃這個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從神那裡得到吃的東西。
什麼話,明明是自己做的菜奉獻給了神,自己吃的時候反倒是從神那裡得到了恩賜。
做御節料理的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年神在家裡,
所以不便在廚房裡弄出很多丁丁當當的嘈雜聲,所以三天不開伙。
最重要的一點我想是,可以讓繁忙的主婦得到三天的休息,
所以在這三天裡大家都吃這種保存食物。
御節料理的擺法很有講究,專用的飯盒裡一共有四層,多半是些圖吉利的菜色。
比方,紅白蘿蔔絲---紅白至喜。海帶卷---歡樂,愉快。黑豆---勤勞工作。鯡魚籽---子孫昌盛。等等
3、大晦日吃年越蕎麥

日本漢字中所謂的「大晦日」其實就是大除夕,指12月31日。
在大晦日當天,家家戶戶都要進行大掃除,
一則為了清潔家居,二則也有洗去霉氣的意思,這點跟中國很相似。
除了要大掃除,家裡還要擺設鏡餅,鏡餅是用麻薯做的,味道不錯。
這一天大家在中午為止就把所有的過年的準備工作做完,
到傍晚一家人團聚著開始圍爐過年。
大晦日的食品有蕎麥麵,日本叫年越蕎麥,有什麼講究我不是很懂,
但是有一個過去的俗話卻是聽說過的。
就是女兒好比聖誕節的蛋糕,一定要到25以前嫁出去,
男孩子是大年三十的蕎麥麺,過了30沒有娶也不要緊。
年越蕎麥是日本人在大晦日的食品,
就像我們中國長壽麵的含意,好像就是人生細長的意思。
大晦日就是每年的最後一天,通常這一天大家在中午為止,
就要把所有過年的準備工作做完,到傍晩一家人團聚食晩飯,
吃過年食品,寓意來年身體健康。
大晦日子夜,全國各處的大小寺廟都會響起108下的鐘聲。
在子夜時分聽到這些遠處同時響起的鐘聲,令人感到相當震撼。
這108下鐘聲原來是有特別意思的:
第一種說法是這108下鐘聲代表驅走108個魔鬼,
第二種說法是這108下鐘聲代表了108為神佛,
第三種說法是這108下鐘聲代表代表了
一年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加起來的總數。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反映了日本人通過這108下鐘聲驅走霉運、祈求神佛保佑的願望。
鐘聲過後,信徒就開始到寺廟裡拜佛,其他人也可以選擇入睡。
在「除夜」如能做一個吉祥美夢,據說會給人帶來全年的好運。
4、屠蘇酒和雜煮

新年的第一天要喝屠蘇酒,一年內防病消災的意思。
屠蘇是一種中藥。
配方內包括白朮、桔梗、山椒、防風、肉桂、大黃、小豆等。
喝屠蘇酒起源於宮廷,後來傳至民間。
肯定有很多人會說,這個不用講得太詳細了,
這個是我們中國傳過去的習慣,哈哈,的確這樣。
雜煮則是一种放年糕的湯。
前面講過年糕在日本是很貴重的東西,古代還被當作壓歲錢用呢。
不賞錢賞年糕吃。
在關東用,用清水煮。
關西用白味噌煮,年糕是圓形的。
吃雜煮就是把頭天供給神吃的東西,撤下來加上山珍海味一起煮,
表示得到了神的恩惠。
5、七草粥

喝七草粥,讓正月里吃了太多好東西的胃得到休息也是古人的一種智慧吧。
傳說一月七日的早上吃七草粥可以在新的一年中無病息災。
最初的七草粥是由七種穀物(米、麥、粟米、黍米、稗子、芝麻、小豆)煮成的粥,
鎌倉時代以後慢慢地變成了
現在的芹菜、薺菜、繁縷、菘菜、蘿蔔菜、御形、佛座等七種綠色植物。
吃七草粥也有包含著盼望暖和的春天早些到來的心情。
6、鏡餅

鏡開原來是武士社會的風習,是祈願延年長命的儀式。
將供在神前的鏡餅取下來分成一塊塊,意味著正月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
因為忌諱用切這個字,所以用了開運的開就叫鏡開。
江戸時代以後定在1月11日這天為鏡開的日子。
過去的鏡餅,是不可以用刀之類的東西切開的,要用手或者槌來掰開,砸開。
這天一般的家裡,一邊祈禱一家的圓圓滿滿,講用炭火烤熟的年糕放在熱騰騰的紅豆湯里吃。
鏡開以後,也象徵著年過完了,
大家又老老實實地囘到平常的日子裡,等待著下一個新年的到來。

對於喜愛過年圍爐的台灣人來說,可能不太能接受日本的年節料理。(圖/三越伊勢丹百貨)
台灣人喜歡在過年除夕夜圍爐吃火鍋,比台灣氣候更寒冷的日本也是如此嗎?
在被稱做「大晦日」的這一天跨年夜,日本人都習慣吃些什麼呢?
如果你住宿到日本家庭想入境隨俗,你可能得有心理準備。
如果來到日本跨年,
這段期間可能會在大街小巷、電視或報章雜誌,常看見三個字:大晦日。
日本人稱12月31日叫做「大晦日」。
我們一看到「晦」這個字大約就直覺是「晦氣」之意,似乎很負面。
難道「晦日」是倒楣的日子嗎?而且還加個「大」字,豈不是大觸霉頭的日子?
千萬別誤會了。
其實「晦」字在此跟晦氣無關,本義也是來自中文。
我們現在已經不太使用的詞彙,日本仍保有非常古典的用法。

日本人過年都吃什麼呢? (圖/作者提供)
晦,取自於月亮陰晴圓缺「弦、望、晦、朔」的四種變化。
朔是新月,農曆每個月的第一天;
晦則是月亮看不見,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所以每個月的最後一天稱為「晦日」,每一年的最後一天就是「大晦日」了。
只是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將農曆節氣直接搬到新曆來用,
如今晦日在日本被挪用成新曆的最後一天,已跟農曆無關,
故大晦日的12月31日月亮多半還是看得見的。
那麼,大晦日的這一天晚餐,日本人都習慣吃些什麼呢?
跨年夜的必備年菜:蕎麥麵,以及御節料理
在大晦日的這一天晚上,家族或朋友們團聚在一起,
最普通的習慣就是一邊看NHK的「紅白歌合戰」,一邊晚餐。年菜吃什麼?
台灣人喜歡在過年要「圍爐」吃火鍋,因此住在日本的台灣人也習慣如此跨年。
但其實在大晦日,會吃火鍋跨年的日本家庭並不多。
傳統的日本家庭年菜,根據統計,六成左右的家裡,習慣上都會煮蕎麥麵來吃。
這一天的蕎麥麵被稱作跨年蕎麥麵(年越しそば),其實用意跟我們所謂的壽麵類似,
希望來年有如長長的麵條一樣繼續健康長壽。
另外約有兩成半的家庭,家裡吃的是烏龍麵,意義也是相同的。

正式的日本年菜稱為「御節料理」。(圖/作者提供)
正式的日本年菜,是日文中所謂的「御節料理」(おせち料理)。
如果在跨年前逛一趟便利商店或日本百貨的超市地下街,
就會看見許多販售預購御節料理的攤位。
御節料理看起來很像是高級版的日式便當,但是以正方形的飯盒或漆器來承裝,
在九宮格或四格或七格不等的分隔中,放進各種食材。
原本在古代是以豐盛的料理做為謝神的奉祭品,後來演變成歡慶節日的正月料理。
美麗但冷冰冰的御節料理
盛放御節料理食材的飯盒或漆器,正式名稱叫做「重箱」。
其實就是在吃日本料理時,常會看見桌上出現一個個疊起來的正方形食器。
「重」字不是重量,而是重疊之意。
故使用「重箱」吃年菜,有一年疊著一年,年紀增長,節節高升之意。
依照不同的地方和習慣,御節料理使用的重箱會分成使用
兩個、三個、四個或五個的「重組」,稱為二段重、三段重、四段重和五段重。
不過,實際上不會有人說「四段重」。
因為「四」因為跟「死」的發音(shi)相似,故會避開這個字的發音,
以四的另外一個發音(yo)來稱呼,
漢字也借字轉換成發音一樣的「與」字,成為「與の重」。

正式的御節料理裝在層層疊起的美麗漆器中。(圖/三越伊勢丹百貨)
御節料理中的食材,主要會具備四大種類,
分別是:祝餚(開胃小菜)、煮物(燉物)、燒物(燒烤)和醋物(腌漬物),
其中不乏包括龍蝦在內的各種山珍海味。
越是高級的御節料理,越是強調使用當令高級食材。
一份御節料理訂購下來,通常都要日幣兩萬圓左右。
更不用說像是伊勢丹或三越這樣高級的百貨了,
一份看起來量並不多的御節料理,價格上看日幣五萬的不在少數。
如此價格不菲的日本傳統年菜,
在視覺的顏色搭配、食材的排列組合和「重箱」的設計上,
看起來都非常漂亮,一定很好吃吧?
對日本人來說也許是肯定的答案。
不過,對台灣人來說可能就不一定了。
因為這些御節料理,其實就跟日式便當一樣,全是事先做好的。
大部分甚至是放在冰箱冷藏過,拿出來吃的時候也不會加熱,
換句話說,御節料理全是冷冰冰的年菜。

看來十分奢華的御節料理,其實吃起來是冷的!(圖/三越伊勢丹百貨)
你要是問起日本人,跨年時節那麼冷,
為何不吃些暖和身子最好是圍爐的年菜,
而是花那麼多的錢買御節料理,儘是吃些冷冰冰的年菜呢?
日本人多半會愣一下,然後吞吞吐吐地告訴你:
「跟家人吃御節料理是日本過年的傳統,就是一種『緣起』討好運的象徵。」
問到最後,可能有人會坦承:「其實我也是想吃熱呼呼的火鍋的。」
大晦日的日本年菜。
無論是再怎麼喜歡日本的台灣人,
對於在跨年夜面對一桌冷冰冰的年菜,恐怕還是有點難以接受的吧。
怎麼樣?
到日本跨年想入境隨俗吃一頓非常日式的年菜嗎?
還是決定自己的年自己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