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進去的食物有個定數,食物在體內的消化也有個定數,如果吃進去的食物沒有度,遠遠超過了身體的消化能力,就會造成營養過剩。
過剩的營養留在體內會有什麼後果?這就是身體產生“濁毒”。
在吃飽、穿暖都成問題的時代,很少有人得糖尿病、腫瘤、癌症,為何在現代卻多了起來?
如果把這些都看成是“濁毒”,似乎就很容易理解了,實際上這些病都是吃出來的。
所以,“濁毒”應該是個富貴病,也是典型的現代病。
什麼是“毒”?
食物吃進體內後,還要排出體外,如果吃進去的是十,排出來的卻是三,這多餘的留在體內就成了“毒”。
什麼是“濁”?
在中醫看來,人體內的物質原本是清潔而流動的,一旦由於某種原因讓它喪失這種特性,變得混濁且濃稠,人就會生病,這便是“濁”。
體內有了“濁”,可能在身體內生出痰、脂肪、濕……如果體內長時間、大量地停滯著“濁”,身體內的火就會把“濁”煎熬成瘀血。毒更嚴重,直接就是發炎、化膿等。
所以,“濁毒”既是身體生病的產物,也是讓人生病的元兇,要認識現代社會的這些病,就要好好認識一下“濁毒”。
“濁”就像一塘營養過剩的水,裡面有很多營養物質。水中營養物質過盛,水草、藻類就會瘋狂生長,甚至氾濫成災。
那麼,身體裡的“濁”會養出什麼呢?
蛋白質、脂肪,這些我們吃進嘴裡的營養物質,後續的轉化卻是寬泛、複雜的,它們既可以是人體熱能的來源,也可以組成身體上的肌肉、經筋、骨髓。
如果營養物質多出來,就會導致營養過剩。
對於人體來說,這部分營養無法被消化,也無法被利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沒用。這時身體內的不法分子,如潛在的腫瘤因子等就會接收這些“廢物”,供自己享用,一旦時機成熟就會變成令人談之色變的腫瘤。
“濁”還有一個變為“毒”的過程。
濁可能會積留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人體的排異系統充當著身體的保安,發現它後就會發出警報,拿起武器和它對抗,這時就形成了炎症;
如果濁太過強大,排異系統沒法和它相抗衡,就會被濁拉入自己的陣營,生成膿樣的“毒”。
看到孩子或大人有營養過剩的問題,我總會讓他們開始忌口。
忌口,相當於斷絕了“濁”的營養,與此同時還能提升正氣,正氣變強後自然就會展開反圍剿。
不過,這場反圍剿的勝方卻不一定是身體的正氣。在交戰過程中,濁毒可能會搶走正氣的營養,甚至直接佔了正氣的地盤發展自己的勢力。由此可見濁毒的頑強。
營養過剩會生“濁毒”,而吃多了多酸、多水、多甜的,含有豐富營養的食物,身體內的過剩營養就生成了痰,過剩的水就成了濕。
脾有運化精微、運化水液的功能,如果脾運化功能失常,“濕”就會停滯,把脾困住。而脾又最怕濕,被困住後很可能就昏了頭,失去了分清辨濁的能力。
結果,摻雜在食物中的濁的精微直接被吸收進來,讓身體內的“濁毒”更嚴重。
飲食要有度,與五味相和
養生什麼最重要,就是飲食有度。
飲食要有度,這是說每日的進食量必須恰到好處,不要讓自己餓著,也不要把自己吃撐了。
脾胃是食物消化、吸收、運輸、儲存的器官,吃得過多,讓脾胃超負荷運轉,人就容易生病。
有些人卻又吃得過少,這對健康同樣不利,因為營養變少了,身體就會虛弱不堪。
所以,吃飯必須飢飽適中,才不會因為過飢過飽、飲食無度傷了五臟。
除了飲食有度之外,飲食也要講究方法,必須跟著“五味”走。五味,是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
從根源上來說,藥食是同源的,因此這五種味道的作用和中藥五味的作用是相通的。
所以,五味的食物也可以補益臟腑,例如,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
不過,五味養五臟也不能過度,否則也會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