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老百姓對“藥食同源”這個詞一定不陌生。在我國傳統中醫實踐中有些物質雖是藥材卻常被作為食材使用。因此,“藥食同源”意味著“既是藥品也是食品”。
這些品種既是藥品也是食品: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薊、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梢蛇、烏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決明子、百合、肉荳蔻、肉桂、餘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蠣、芡實、花椒、赤小豆、阿膠、雞內金、麥芽、昆布、棗(大棗、酸棗、黑棗)、羅漢果、郁李仁、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生薑、乾薑)、枳椇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櫞、香薷、桃仁、桑葉、桑椹、桔紅、桔梗、益智仁、荷葉、萊菔子、蓮子、高良薑、淡竹葉、淡豆豉、菊花、菊苣、黃芥子、黃精、紫蘇、紫蘇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棗仁、鮮白茅根、鮮蘆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人參、山銀花、芫荽 玫瑰花、松花粉(2種)、粉葛、布渣葉、夏枯草、當歸、山奈、西紅花、草果、薑黃、蓽茇。
藥食同源雖有理論基礎,也在民間有其強大的生命力,但很多人對藥食同源的認識已經與其本意有了偏差,陷入了這樣的一個誤區:“食補總比藥補強” ,“藥食同源”的東西都是安全的,怎麼吃都不會產生毒性。
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全面的,“ 藥食同源”也是有講究的。
“氣味”、體質需相宜
藥食同源有療效也有風險。
但凡藥物都有酸、咸、甘、苦、辛之五味,又有寒、熱、溫、涼之四氣。即便是藥食同源目錄品種,食用時也不能想當然。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常自以為體質虛弱,需要用滋補品補一補,但是滋補品很多,究竟該怎麼選,還需要分清楚體質屬於哪種虛證。
以藥食同源目錄中的生薑為例,很多人感冒了習慣煮薑湯發汗,如果是風寒引發的感冒,喝薑湯會有效;但如果是風熱感冒,喝薑湯不僅治不好感冒,還會出現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狀;還有薏仁,雖然祛濕,如果本來胃寒的人服用,會導致胃痛。
服用任何藥食同源的品類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了解自己的體質,清楚藥材的性質,最關鍵的是要用對藥材。
“藥食同源”品種中具有滋補性能的很多,如:
人參、甘草有補氣功效;
大棗、龍眼可補血益氣;
阿膠、桑椹可補血滋陰;
赤小豆有補血健脾之功效;
枸杞可滋補肝腎等。
但隨意選擇可能起反作用,如:
腸易激綜合徵的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型,如果使用金銀花、梔子等寒涼藥,會使腹瀉、腹痛等症狀加重;
而急性細菌性扁桃體炎呈實熱證,如果用人參會導致病情加重。
因此,“藥食同源”的品種在使用時務必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按中醫的“氣味”及其量性規定來合理使用,否則一旦所食之物與自身不相宜,其偏性就會成為致病因素或加重身體原有不適,得不償失。
方法、用量要恰當
一般情況下,“藥食同源”的品種在食用方法和用量恰當的情況下不會造成明顯的毒性或不良反應。但是,如果不恰當地長期、大量食用,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反應。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有些“藥食同源”的品種中有一定毒性。
苦杏仁和白果均含有一定量的氫氰酸,一次性食用過多,可能導致呼吸抑制,甚至中毒死亡。
花椒含有花椒毒素,又名8-甲氧基補骨脂素,具有很強的光敏性,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食用花椒後,使皮炎在被日光照射後可能加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花椒毒素伴紫外線A輻射列為一級致癌物,在使用含有花椒的食品或藥品後如果過多地曬太陽,可能會增加皮膚癌風險。
長期或者大量食用人參可導致“人參濫用綜合徵”,臨床表現為興奮、高血壓、頭暈、失眠、神經過敏、欣快感、皮疹、腹瀉、食慾減退等。有的人還會出現水腫、視物模糊等。陰虛體質及發熱、感染、高血壓、舌苔黃厚、大便秘結者等患者均不宜食用人參。
同食應注意搭配
中藥常常是配伍使用的,“藥食同源”品種的使用也應如此,各種涼茶、保健茶、滋補保健品等常常採用多種藥食同源原料加工而成。中藥配伍得當,有利於提高功效或相互制約可能的副作用;配伍不當,有可能使各自的功效相互抵消,或者產生毒副作用。
多種苦寒品如金銀花、梔子、魚腥草、馬齒莧等配在一起長期食用,容易損傷脾胃,引起胃腸功能失調或胃腸炎、腹瀉等。
多種溫熱品如人參、龍眼、肉荳蔻、肉桂、花椒等配在一起長期食用,容易內熱傷津,引起燥熱內結、齒痛齦腫、口苦咽乾、大便秘結等症。
綜上,“藥食同源”品種需注意合理使用,用之不當也會影響健康。食療不能取代藥物治療。同時,有病一定要去醫院,切忌自己亂添加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