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冷了,朋友圈一片熱氣騰騰的畫面,大夥兒都不約而同地進入了火鍋季,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味。缺少火鍋的冬天是不完整的,缺少菌菇的火鍋也是不完整的。平菇、香菇、杏鮑菇、金針菇......不往裡丟上幾樣,總覺得少了那一點“鮮”。
  圖源/網絡
 俗話說,“要想身體好,菌菇是個寶。”菌菇不僅味道鮮美,更是養生好物,冬天吃它特別合適~ 冬天寧可不吃肉,也要吃菌菇菌菇向來被視作“山珍”,名為素菜,口感近似於肉食,柔韌嫩滑。  從營養的角度看,菌菇的蛋白質含量高於大多數植物性食物,可以和肉類媲美,同時脂肪含量低(通常低於1%),是減肥人群的理想食物。
另外,菌類富含維生素,對夜盲症、口角炎、佝僂病、軟骨病等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其礦物質元素含量較高,例如鉀、鈣、鋅、鐵等。多數食用菌含有水溶性多醣和酸性多醣,有一定的降膽固醇、控血壓、防癌的作用,還能增強免疫力。冬春季節常吃菌菇,有助於預防感冒。 當然,不同的菌類各有各的“強項”,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家常養生菌,以及它們的絕佳搭配~ 菌菇和它一起炒,防癌補血、健脾養胃,肝腎也悄悄變好 1. 香菇:補鈣護心一把好手 香菇所含的香菇素能降低有害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香菇中的維生素D明顯高於其它菌類,比大豆還高20倍,能幫助補鈣、預防骨質疏鬆。 推薦搭配:芹菜炒香菇 食材:芹菜400克,水發香菇50克 做法: ①芹菜擇去葉、根,洗淨切段;香菇切片;干淀粉、醋、味精加水50毫升兌成芡汁待用。 ②炒鍋內菜油燒至冒煙無泡沫,放入芹菜煸炒2~3分鐘,投入香菇片,迅速炒勻,加醬油,炒1分鐘,淋入芡汁速炒起鍋。 作用:有清熱平肝、益氣活血的作用,能降脂、護血管。 Tips:浸泡香菇時,最好使用20~35攝氏度的溫水,做菜時候把泡發香菇的水也倒進鍋裡,這樣才不會損失鮮味和營養成分。 2. 草菇:菌中“維C之王” 草菇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經常食用,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 推薦搭配:草菇炒肉片 食材:草菇250克,豬肉250克,青紅椒各半個。 做法: ①草菇洗淨,切兩瓣用滾水燙一下,然後用冷水沖一沖瀝水備用。 ②豬肉洗淨切片,用少許鹽、半小勺醬油和少許的澱粉抓勻,醃製一下。 ③青紅椒洗乾淨,切絲備用。 ④鍋放少許油,燒熱把青紅椒絲炒一下。然後把肉片放進去炒斷生,再加草菇炒勻,放少許鹽炒一炒出鍋。 作用:健脾開胃,營養豐富。 Tips:草菇有褐色和白色兩種,不管是哪種,一旦表面發黃就說明變質了,千萬別吃。 3. 杏鮑菇:降血糖、護血管 杏鮑菇肉質肥嫩、香味濃郁,富含多種營養素,能降低餐後血糖,還能保護血管。 推薦搭配:杏鮑菇炒牛肉 食材:杏鮑菇100克、黃牛肉200克 做法: ①杏鮑菇切薄片,泡於鹽水中備用;黃牛肉切薄片,放鹽、老抽、料酒、雞精、生粉進行醃製。 ②鍋內放油,將牛肉片炒熟,撈出。 ③鍋內放乾椒,蒜蓉、薑末、杏鮑菇片入鍋翻炒。 ④待菇體變軟後,加蒜、生抽、料酒、鹽、牛肉翻炒,出鍋。 作用:牛肉含鐵豐富、易吸收,是真正的補血佳品。常吃此菜,能補脾胃、強筋骨、益氣血。 4. 金針菇:“增智菇” 金針菇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高於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特別高,尤其有益於成長期兒童的智力發育,因此有“增智菇”之稱。 推薦搭配:金針菇炒荷蘭豆 食材:荷蘭豆150克,金針菇100克 做法: ①荷蘭豆洗淨,撕去兩邊的老筋,金針菇洗淨,大蒜瓣剝好。 ②鍋裡放適量油,燒熱後爆香蒜蓉。 ③放入荷蘭豆,金針菇一起煸炒,炒至斷生後,調入適量鹽即可。 作用:健脾胃、增進食慾,有益大腦健康。 5. 猴頭菇:養胃“高手”
 猴頭菇可以通過降低胃酸來保護胃黏膜,能緩解一些由胃潰瘍、慢性胃炎、胃酸過高等引起的胃部不適。 推薦搭配:猴頭菇燉雞 食材:土雞600克,猴頭菇3朵,黨參適量 做法: ①幹猴頭菇提前泡發好,切塊備用;黨篸等材料洗乾淨待用。 ②雞肉斬件,加適量生粉、醬油、鹽、姜醃製。 ③加猴頭菇、黨參等材料,下鍋燉30分鐘以上。 作用:溫中益氣、補虛、健脾胃。 千萬別這樣吃菌菇,嚴重會致命!食用菌類時,應盡量避免飲酒,因為某些食用菌可能會和酒中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使人產生不適甚至中毒。 另外,還有一點必須給大家提個醒,那就是:注意毒菌!  比較常見的毒菌有毒傘菌、毒紅菇、毒粉褶菌、魚角鱗灰傘菌等。如果誤食毒菌,可能會出現胃腸不適、神經功能受損、溶血、光過敏性皮炎、肝功能受損等症狀,甚至會發生呼吸循環衰竭等嚴重後果,每年都有不少人中招:   圖源/網絡菌種類太多,普通人很難準確辨別。所以,食用菌類,必須牢記三大原則: 未吃過的盡量不吃; 不認識的盡量不吃; 無把握的盡量不吃。 在野外遊玩,千萬別隨意採食菌類,特別是一些色澤鮮豔的菌類。吃完野生菌一旦感覺到不適,比如頭昏、噁心、嘔吐等,應馬上去醫院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