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免不了要催促孩子,比如催孩子吃飯,催孩子睡覺,孩子在做某件事家長著急催促孩子快點完成。
在家長的世界中,總是喜歡孩子按照家長的節奏生活,而有意無意地失去了對孩子的尊重。尤其是性格急躁的媽媽,幾乎總是在催促孩子,這樣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
愛孩子的媽媽,來看看經常催孩子的後果吧。其實,孩子不但不會因為家長的催促而變快,反而會越來越磨蹭哦。
玲子的媽媽在家非常強勢,除了喜歡時常監控著玲子的一舉一動,還總是喜歡催促玲子。每次飯前十分鐘就開始催玲子吃飯,玲子看菜還沒有做好,就繼續埋頭做她的事,媽媽以為玲子不聽話,越發催玲子。晚上,也要催著玲子睡覺,有時候玲子正在專注地做一件事、想玩會,媽媽到九點就開始催玲子睡覺。後來有一天,玲子在家沒事,其實很早就想睡覺了,可玲子還是先躺在沙發上,一直在等著媽媽催自己睡覺。
玲子長大以後,總是感覺有人在盯著自己,做一件事非常緩慢,總是要花時間才能找到自己的世界。
家長不斷催促孩子,本質上是對孩子的掌控。
催促孩子的後果
1、傷害孩子的自尊
在家長不斷催促的掌控中,孩子的自尊會被剝奪,失去自己安排、自己規劃、自律自主的性格和權利,失去自我及與世界交往的主權意識,而這些正是培養孩子優秀的未來、樹立孩子自信所不可缺少的。
海倫凱勒曾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
家長不斷催促孩子,孩子失去自尊,也會在家長的催促下找不到自我、焦灼、慌張、集中不了精力,從而使效率更低,動作更慢。
而孩子被家長打亂,要重新花時間找到自我,這個時候孩子一方面在尋找自我,一方面因為失去自我而效率變低,這就給孩子的世界造成了雙重分散,孩子會更加磨蹭。
而如果孩子一直找不到自我,孩子的心理會變得十分恐慌,給孩子造成心理和性格上的影響,有可能在某個拐點孩子就失去了找回自我的能力,孩子的性格一生處於亞健康狀態,而家長的催促也會伴隨孩子一生的心理,孩子做事時常感覺有人在催促,而失去了自主性。
蘇格拉底有言:"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
孩子的心理被家長的催促聲掌控著,很可能一生都逃不開這個"可惡"的陰影,失去自尊的孩子其實並不快樂。
2、孩子依賴家長的催促
法國兒童精神專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說,經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可能會形成兩種極端,"極端依賴型"和"極端反叛型"。
家長在孩子做某件事上經常催促孩子,孩子會對家長的催促聲產生依賴。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玲子,媽媽總是準時催玲子睡覺。那麼玲子想早點睡覺時,卻一直等著媽媽的催促聲到來。
其實在玲子的內心中,早已形成了被媽媽監管的人格定位。睡覺這件事情似乎不能由自己,要等著媽媽慣性的吩咐。
一方面,家長剝奪著孩子的自我主權。另一方面,孩子對家長的催促要么反叛,要么形成長久的依賴。
對家長的催促聲產生依賴的孩子,往往會形成拖延而變得磨蹭。比如,小桐每晚六點寫作業,七點媽媽催小桐吃飯。
今天小桐的作業很少,只有兩道題,明明二十分鐘就可以做完,可小桐看題少,離媽媽催吃飯還有一會,就一邊分心一邊磨蹭,結果因為分心思維變慢了,平常會做的小計算就是硬生生想不出來,一個小時居然做不完兩道題。
3、給孩子負面的暗示
"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老師曾說:"如果你覺得自己能行,就真的能行;如果你老說自己笨,那就真的會變笨。"
催促孩子的家長,給孩子的心理暗示是:"我是需要被催促的","我做得不對","我正在處於一種錯誤的狀態中","我總是很慢","我是在父母的管控下生存的"。
家長的催促無異於是在批評、掌控、統治孩子。孩子很可能慢慢變得自卑、懦弱,不但會因為自我定位低而變得更加磨蹭,也容易形成依賴、討好型的人格,而未來性格也可能不開朗,甚至經常逃不開被別人掌控的命運。
家長如何才能不催促孩子?
幫助孩子提高效率;
家長嫌孩子動作慢,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效率。給孩子尊重,同時輔助孩子,巧妙地給孩子設計、引領通下下一步的入口,也在這種設計中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培養孩子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孩子覺得事情是自己完成的,信心百倍。
家長不開催促的口,過後一家人卻能萬事豐收。
培養孩子的自我;
在平時與孩子相處中,家長要給孩子尊重和空間,經常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信心。孩子有了自我的信念,懂得自律和積極健康的生活,這個時候家長希望孩子做某事快點,可以主動和孩子溝通,孩子一听就明白了。
比如上述案例中玲子的媽媽,與其每天九點催玲子睡覺,不如先把玲子的自律意識培養好,換一種思維讓玲子九點前主動去睡覺,可以在玲子的床頭擺個固定的故事播音機,到九點多媽媽就收走,玲子為了聽故事,會很乖乖的睡覺的,早睡的習慣就培養起來了。
放下掌控孩子的心;
孩子雖是家長親生的,但也有自己的世界,家長不應該隨便侵占、打擾,不要壓抑孩子的性格和性情,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
越是喜歡催促孩子的家長,孩子越磨蹭。家長的催促本質上是對孩子的掌控,掌控則會對孩子形成壓抑。家長們要知道,其實孩子很厭煩家長催促的,不要形成惡性循環,孩子越催越磨蹭,也不要讓孩子寶貴的自我無聲地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