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一線大城市,腸癌有超越肺癌成為新“癌王”的勢頭。今年發布的《中國體檢人群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白皮書(2020年版)》指出,結直腸癌是我國高發癌症,2015年,中國新發患者38.8萬例,死亡約18.7萬例。換言之,平均每10分鐘,約7人被診斷為結直腸癌,約4人因此去世。這也為我們敲響警鐘,應當學會腸癌的預防。腸癌有沒“光臨”你,摸摸這處就知道!
肛門指檢,也叫直腸指檢,是醫生用一個手指頭伸進病人的肛門進行體檢的方法。
據統計,80%延誤診治的直腸癌,就是因為沒做直腸指檢而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為什麼?
我們舉個例子:便血。
得了痔瘡的人,排便時糞便擦破痔核黏膜,損傷黏膜下血管,或排便用力過猛,使血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曲張的靜脈血管破裂,便會出現便血。
故而,很多人遇上的大便出血,便以為是痔瘡。
其實,腸癌是便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如結腸下段或直腸癌糜爛壞死,可出現黏液膿血便。
由於腸癌的早期症狀與痔瘡較為相似,故而常出現誤診、延診。
這時候,直腸指檢的重要性便體現了。如指檢後發現指套帶有黏液、膿液或血液,就要懷疑直腸肛門裡有炎症或伴腫瘤組織破潰。
約80%的直腸癌及直腸息肉,通過指檢就能早期被發現,必要時在結合結腸鏡並活檢,腸道病變大多無處遁形。
可很多人出於害羞、怕疼、嫌貴等原因,不敢前往檢查。而為了健康,建議4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健康體檢時,將直腸指檢列入必查項目。
另外,如若有以下情況者,也建議前往檢查。
腸癌的5個早期信號,別不當回事
1. 排便習慣改變
之前排便很規律,但最近很長一段時間裡,拉肚子或便秘的情況十分頻繁;或是之前一天只排便一次,現在卻一天三番五次跑廁所。
2. 大便帶血
糞便通過癌變腸道時,會摩擦病灶表面,引起血便。
3. 持續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
腸癌導致的腹瀉,常常水性糞便中混雜著血液,同時腹瀉與便秘交替、反復發生,長期不能好轉。
4. 糞便很細,排便不爽
腫瘤一旦變大,就會影響糞便排出,使之變細,且一次不能完全排盡,總感覺想排又排不乾淨。
5. 持續腹痛、腹脹
當患者出現腸梗阻時,會有腹痛加重或陣發性絞痛的症狀。
4個飲食習慣特招腸癌,趕緊改
日常飲食在腸癌的致病因素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生活中應當避免以下飲食習慣——
1.三餐不定
調查顯示,壓力過大、經常三餐不定者,發生大腸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3倍。
這是因為,長期時而過飽(一定時間內,大量的食物進入消化道,胃腸道的壓力較大),時而過餓(胃腸道長時間未得到食物消化,胃腸道的上皮會萎縮),易使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防癌抗癌的能力也會大大下降。
2.無肉不歡
愛吃肉,尤其是愛吃紅肉,致腸癌的風險會增高。
紅肉本身富含蛋白質、脂肪,一旦攝入過多,會在體內產生對健康有害的物質,而這些物質長期積壓腸中,刺激腸黏膜,就可能誘發癌變。
建議:每周紅肉攝入量不超過500克。
3.愛吃熏烤、油炸食物
動物脂肪和蛋白等肉類食品在油煎、烤製過程中,能直接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雜環胺,它能刺激腸上皮細胞,易誘發細胞變異而導致腸癌的產生。
4.嗜好吸煙
煙草燃燒會產生很多致癌物質,有一些物質會留置在鬍鬚、嘴唇、口腔裡,通過食物進入消化道,長期可能導致基因突變,產生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