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無小事,吐奶是新手媽媽每天都要面對的狀況,不知所措者有之,焦慮不安者亦有之。其實吐奶並不可怕,只是消化道發育階段的常客。想要更好地緩解寶寶的煩惱,就不要錯過這堂重要的吐奶必修課哦! 解開新生寶寶吐奶迷思 了解新生寶寶容易吐奶的原因,是「吐奶研習班」的第一課。馬上開始我們的入學考試吧! 新生兒的胃容量像彈珠大小? 是的。別驚訝,當您想到新生兒是這麼幼小,就會很容易理解了。出生僅一天的嬰兒的胃僅僅像彈珠或葡萄那樣大而已,出生十天的嬰兒的胃體積則發育到如雞蛋那樣大。所以,當媽媽喂食30毫升或60毫升到這麼小的空間裡時,寶寶的胃很容易脹滿——胃裡裝不下的奶就被吐出來。嬰兒的消化系統需要長達4個月的時間才能全面運轉。 新生寶寶不容易消化蛋白質? 是的。新生寶寶的胃黏膜有豐富的血管,但腺體和杯狀細胞較少,胃酸和各種酶的分泌均較成人少且酶活力低,對蛋白質的消化功能差,容易發生溢奶或吐奶現象。 新生寶寶的胃是「躺」著的? 是的。吐奶跟寶寶胃部形態發育也有關係,新生寶寶的胃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而成人的胃部,從正面看是豎立的,狀態也比較穩定。 新生寶寶的賁門「關不緊」? 的確。人的胃的入口,與食管相連,叫賁門,而新生寶寶的賁門比較松,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關閉不緊,易被食物沖開,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如果增強運動協調能力和肌肉張力,尤其是胃部和食管的運動協調能力和肌肉張力,會更好地把食物留在胃裡,減少吐奶。新知國際新觀念PK傳統誤區 需要避免的護理方式 奶嘴型號不合適,過大或過小。 喂奶時讓奶瓶保持水平。 喂奶時應使奶液始終充滿奶瓶前部,不留進空氣的間隙。 躺著喂奶。 抱著寶寶喂奶可使寶寶吸入的奶汁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 喂奶後馬上讓寶寶仰臥。應該豎著抱寶寶20~30分鐘,讓寶寶儘量不要仰面躺著。 喝完奶再給寶寶換尿布。 換尿布、按摩、撫觸、洗澡等應安排在喂奶前。 給容易吐奶的寶寶多次喂哺。每隔3~4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 不檢查寶寶的鼻腔就哺乳。喂奶前媽媽先看一下寶寶鼻腔是否阻塞。 注意分辨寶寶吐奶的異常情況 如果寶寶病了,也有可能會發生吐奶的情況,媽媽要注意分辨。 首先你要判斷寶寶是一般的吐奶還是嘔吐。嘔吐通常比一般的更用力,而且吐出來的奶量也比較多。寶寶吐奶只是吐出一些剛吃的東西而 已。如果寶寶看起來很難受,他多半就是嘔吐。 如果寶寶體重沒有正常增加,建議帶他去醫院看醫生。 如果不是單純的吐奶,寶寶開始出現噴射性嘔吐,你要立刻帶他去醫院。 如果你看到寶寶的嘔吐物里有綠色的膽汁,也要馬上帶他去醫院。 如果寶寶生病了,也可能會發生吐奶的情況,媽媽要注意分辨: 吐奶是絕大多數小寶寶都會出現的正常現象,只需喂哺方式正確,選擇的配方奶粉適合寶寶腸胃消化,就能避免吐奶的發生。一旦出現異常吐奶,媽媽就要馬上帶寶寶去醫院及時就診。 由於小寶寶胃腸道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成熟,胃內分泌的胃酸和腸道內的蛋白消化酶以及乳糖酶分泌的量很少,並且腸道內絨毛膜上皮的屏障保護作用也還比較差,胃酸PH值較成人高,所以對蛋白質的消化力較差,所以,很可能會引起溢奶或腸胃反流的狀況,吐奶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最讓媽媽擔心的是,如果寶寶持續吐奶,容易造成營養缺失,發育不良,從而導致寶寶延遲達到關鍵的成長里程碑。針對由寶寶生理特點引起的正常吐奶,國際上最新研究給出了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那就是給寶寶選擇易消化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把配方奶粉中的牛奶蛋白比作一整串珍珠。有時候,寶寶很難消化一整串長長的牛奶蛋白,或者會對牛奶蛋白敏感,使胃部起反應,從而出現吐奶的症狀。 現在,在五個點把那串珍珠斷開,就可以得到五六小串珍珠了。這些部分水解的蛋白質,更容易被寶寶消化和吸收。如果把這些小串再次分解,就會得到更小的牛奶蛋白片段,這就是更易消化的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當蛋白分子被分解為更小的片段時,寶寶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出現消化不適,吐奶的症狀也會得到緩解。 新手媽媽喂養經,防止吐奶四大必殺技: 1、 正確的喂奶姿勢很重要。新手媽媽們給寶寶喂奶時,一定要把寶寶抱在懷裡,讓寶寶的身體與水平線處於45°角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就會很自然地流入小腸,這樣就會大大減少吐奶的機率。媽媽們千萬不要圖省事,讓寶寶平躺在床上吃奶,這可是預防寶寶吐奶的大忌哦。 2、 寶寶吃完奶不宜馬上仰臥。喂奶後,最好把寶寶豎抱在身上20 ~ 30分鐘,不要急著把寶寶平放在床上。把寶寶放在床上時,先讓寶寶側臥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臥。 3、 幫助寶寶拍背、打嗝。給寶寶喂完奶後,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寶寶通過打嗝排出吃奶時吸進胃裡的空氣,一般輕拍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這可是防止寶寶吐奶的最好辦法。 4、 掌握好每次的喂奶量。為了防止寶寶吐奶,媽媽們還可以採取「少量多次」的辦法,就是每次喂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喂奶次數可以適當增加。 提供最豐富,最全面的育兒、親子、早教、懷孕知識等資訊,伴您和小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關注「跟我學做好媽媽」,公眾號搜索「mamagenwoxue」(長按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