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日常家居生活?為了這個目標,宜家一直在路上。
宜家設計師造訪了普通的中國家庭,針對他們的居住困擾進行改造。其實只是動點小腦筋,問題不僅得到了快速的解決,家也因此大變樣,來看看這些家庭的神奇變身吧!
精彩改造一:沙發位置變一變,客廳讓四代同堂各得其樂
三代同堂的家庭,周末變為四代同堂,因為小外甥和姐姐會來居住。一大家子人共用一個客廳——姥姥和孩子要玩耍,媽媽要縫紉,自己要辦公和休息,日常生活侷促又不便,該如何改變?這是一位宜家員工的家庭困擾,設計師通過小小的改造,就為她的家打造出了面面俱到的客廳,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這是改造前的客廳,凌亂外加暗沉……

↑將沙發前移,帶來的改變驚喜大大的!前挪的沙發給辦公縫紉區開闢了空間,老人和孩子在沙發區的休閒玩耍也可以不受到影響了。是的,沙發並不一定只能靠牆放,位置變一變客廳大變樣!
辦公和縫紉區,設計師也作了非常棒的優化~

↑這是改造前的樣子……

沙發前移之後,騰出了理想的辦公縫紉區,牆面安設一些壁櫃和隔板,存放辦公用品和縫紉用具。工作檯面寬敞又整潔,這位宜家員工的辦公和媽媽的縫紉可以自在進行了~更讓人驚喜的是,原來放置書桌和縫紉機的區域還增創了一個休息區,樓梯下的空間也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全家人因此有了聚餐的地方(見下圖),客廳一下子變得豐富起來,面面俱到太讓人喜歡了!

精彩改造二:作好儲物 讓陽台天天春暖花開
陳媽媽喜歡擺弄花草魚蟲,可是陽台太小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兼顧日常晾曬和她的愛好?

↑來,看看改造前的陽台你就能體會到陳媽媽的煩惱了~

↑改造後的陽台亮了!新加入的儲物架充分地利用了垂直空間,可自由拼組,向上或向兩側延伸,非常適合做花架;懸掛花盆 將零碎小盆栽懸吊起來,既美觀又不占空間,春暖花開的陽台輕鬆實現啦!
精彩改造三:給點新花樣 25平單身公寓變陽光美宅
一個人住,怎麼樣花最少的錢和精力改造住宅?(戳中多少單身男女的小心臟啊?)來看看宜家設計師如何讓這25平單身公寓輕巧大變身~

↑改造前的臥室色調暗沉,光照不理想,整體顯得比較老派和昏暗壓抑。

↑改造之後的臥室是不是很贊?布藝窗簾替代推拉門,引進更多光線,既提升了居室的光亮度,又添一抹清亮。綠色系的床用紡織品和同色系的靠墊,打造出春意盎然的居家氛圍。

↑設計師還添換了具有強大儲物功能的抽屜式床和衣櫃,衣物、棉被、雜物等有了更多的容身之處,空間再小也不會顯得凌亂侷促!
---------------------------------------------------------------------------------------

逛IKEA總像打開一本立體收納教科書。
那些看似簡單的布簾子、豎起來的書架、卡在牆角的小書桌,背後藏著對小戶型痛點的精準拿捏。
最服氣的是它對垂直空間的榨取能力。
傳統床頭櫃佔半平米地兒只能堆雜物,人家直接把書架豎起來當床頭櫃用——層板能放書、掛籃裝零碎,頂上還能擺綠植。
這想法一開,巴掌大的臥室瞬間多出個立體倉庫。
現在市面上那些細高個收納架,源頭怕不是從這裡來的靈感。

洞洞板更是IKEA玩剩的經典。
十年前就在廚房展間掛滿鍋鏟,如今演化出多少變種?

工具牆、櫃門背板、甚至浴室牙刷架,本質都是"牆面長出手"的魔法。
親眼看過鄰居用洞洞板在門後搭出化妝品貨架,兩掌寬的雞肋空間變成梳妝台,這才懂什麼叫"空間是擠出來的"。

樣品屋總把書桌塞陽台角落或樓梯下方,起初覺得憋屈,細想才明白玄機:三面圍合反而營造安全感,比大書房更容易專注。

有網友把這招升級成"夫妻桌",雙人書桌中間加個鬥櫃隔間,五平米空間同時兼容辦公和收納,比硬隔出書房聰明多了。
鏡子用得也夠絕。

樣板間永遠在暗角掛面鏡子,反射光線讓房子顯得更大還是基礎操作。
高手直接拿鏡子當牆裙-離地八十公分裝條鏡面,既當全身鏡又延伸空間感,順帶遮住牆面磕碰。
這種花小錢辦大事的巧思,比砸錢拆牆實用多了。
廚房小推車堪稱神來之筆。

櫥櫃刻意空個缺口塞進移動推車,備菜時拉出來當操作台,吃火鍋變食材架,不用時推進去嚴絲合縫。
比起訂製到省下數萬塊,靈活性反倒翻倍。

難怪越來越多人裝修時主動給櫥櫃"留個洞"。
最顛覆認知的是床頭衣帽間設計。

誰說床一定要頂著牆放?
樣品屋裡床頭橫在屋子中間,後面拉道布簾就是步入式衣帽間。

犧牲半米過道換來三平米儲物,對剛需房簡直是救命稻草。
這才發現:所謂收納困局,困住的往往是想像。

宜家這些老設計能火十多年,勝在直擊本質──一般人需要的不是花俏概念,是看得懂、買得起、裝得上的解決方案。
當滿牆電視櫃被捧成網紅時,回頭看看那些有輪子的推車、能變形的書架,反而更接近家的真相:好住比好看重要,靈活比豪華長久。


 
總之,房子改造不是砸錢堆豪華,是把每一公分用到極致。
房子不會變大,但生活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