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吃著手指長大的新一代家長來說,看到自己的小寶寶也口水漣漣地啜著小手時,便全然忘了自己屢教屢犯的青春年代,第一個反應就是狠狠地鎮壓,一定要把這個壞苗頭扼殺在搖籃中,一邊叨叨著「別吃手別吃手」,一邊忙不迭地從娃娃口中「奪食」……輸入文字 「壞毛病」一:吃手指 小嬰兒是用口來認識世界的,1歲之內孩子有一個口腔敏感期,喜歡把所有觸手可及的東西放進嘴巴里嘗,以此感覺物體的味道、質地、性狀等,來認識世界,並獲得心理滿足。這種狀態,可能持續好幾個月,如果被強行終止,則可能出現口腔敏感期滯後的情況,即在一歲之後出現補償性反應,動輒把東西放在嘴巴里品嘗,甚至咬人。而且那個時候,想戒就更難了,沒準會延續到成年後。 你只需要這樣做:給寶寶勤洗著點手,指甲剪好、磨平,然後就讓他盡情地「享用」吧!平時注意清理好家中的地板,別留下能讓孩子放進嘴裡的東西。 切忌:看著他的手不讓他吃,或者用手套或是長的衣袖來「封」住寶寶的小手。 「壞毛病」二:四處爬 爬是對孩子感覺統合和小腦平衡最重要的訓練,能較早地讓寶寶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促進認知能力的發育。爬得不好或是不會爬的,容易感統失調和平衡力差,感統失調的孩子容易做事不專注、多動、容易沮喪和產生挫敗感。寶寶半歲後就逐漸嘗試著學習爬行了,從匍匐爬行到跪著爬。 你只需要這樣做:給寶寶多買幾件耐磨的衣褲襪子讓他可勁兒爬。當然,像廚房重地等「危險」地帶,最好乾脆關上門。 切忌:走哪兒抱哪兒,不給孩子任何自己鍛鍊的機會。 「壞毛病」三:扔東西 扔東西其實是種嬰兒遊戲。寶寶在不斷重複的動作中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境的認識,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不妨把「扔」和「撿」當成個親子遊戲玩,在「扔」和「撿」之間的眼神交流、身體接觸,能滿足寶寶的情感需求,父母的積極應答也可以激發寶寶的積極反應,使其產生自信與滿足感。 你只需要這樣做:在家裡開闢個遊戲角,給寶寶準備質地不同、顏色各異的玩具讓他扔著玩。 切忌:總是批評孩子:「你怎麼老是亂扔東西,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壞毛病」四:手抓飯 寶貝開始吃輔食了,但他們不那麼老實,直接伸手到湯碗里撈,不論什麼都往嘴裡塞。這是「幼兒自我意識的第一敏感期」,媽媽們應該知道,能用手抓飯的寶貝才是健康的,當寶寶試圖用勺子戳到食物,然後用不靈光的手腕回伸,千方百計把勺子送進嘴裡時,是他們第一次自我定位和空間延展的重合敏感期。 你只需要這樣做:為孩子準備一個餐椅,小碗、勺子多買幾個。再給他穿好罩衣,飯菜盛得少一點,地上鋪好報紙。 切忌:直接給他喂,或者全家人盯著他的表現,還時不時評論兩句。 陪伴寶寶快樂成長——哆啦育兒(微信號:doloryuer)。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都可以獲取更多的孕期、產後、新生兒護理、育兒、瘦身、坐月子等知識,哆啦育兒,會一直陪伴著你和寶寶。讓寶寶像哆啦一樣快樂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