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這樣一個人人理財的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觸過理財的知識。
但是,妙資金融理財師在工作和生活中發現,許多人並沒有真正明白理財的含義。
當然,理財的內涵是很廣泛的,每個人的境遇不同,理解也不一樣。
但是,妙資金融理財師想明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理財不等同於發財。
下面,妙資金融理財師就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闡釋一下這一點。
一、勵志的話,多看無益
“一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每年保持平均20%的投資回報率,40年後財富會增長為1.28億元,變成億萬富翁。”
“定期投資指數基金,那些門外漢投資者都能夠獲得超過多數專業投資大師的業績。”
“當有機會獲利時,千萬不要畏縮不前。當你對一筆交易有把握時,給對方致命一擊,即做對還不夠,要盡可能多地獲取。”
以上這些勵志的濃雞湯,看完是不是整個人都振奮起來了?是不是覺得投資理財能讓屌絲逆襲,從此走向人生巔峰,買房、買車,迎娶白富美,成為人生贏家。
別的話不多說,你環顧四周看一看,身邊有幾個人實現了?
二、即使一筆賺50%,你也不如巴菲特
既然是投資,想追求財富的快速增長,追求高額的投資回報,這也符合情理。但是,理財更追求長期的、持續的、穩定的回報,跟“一夜暴富”“發大財”的財富增值速度完全是兩碼事。
巴菲特能持續多年保持20%的年化投資回報率,累計下來就非常了得了。有些人覺得,我炒股,也可能獲得50%,甚至翻倍的賺,比20%高多了。是啊,單看收益確實很不錯,但你能說他比巴菲特厲害嗎?肯定不能,因為他無法持續獲得穩定的回報。
在妙資金融理財師認識的人中,也不乏投資能人,但是他們至今也沒有通過投資股票或者其他資產發家致富,或者說實現財務自由。我們總是拿巴菲特等名家的言論當作自己的操作指南,可是你得知道,他們的職業就是“投資者”,他們擁有非常出色的專業基礎知識,而且是團隊作戰,單槍匹馬恐怕也難以成就他們。
三、什麼是理財?什麼又叫發財?
什麼是理財?
理財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
什麼是發財?
發財通常指獲得了許多財富,也指手中擁有大量可支配的財富。
兩個名詞,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卻完全不同。
理財不是發財,投資也不是投機。
之所以很多人會把“理財”當“發財”,是因為他們在做投資決定時,
想到的只是收益,對,收益越高越好。
他們抱著發財的心理,衝入股市、買各種基金、混跡期貨市場、外匯市場……
甚至從未想過風險,比如流動性風險、本金是否會虧損等等。
四、別讓理財燒腦,簡簡單單就很好
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說,如果沒有百萬、千萬的金融資產,
當前或者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投資都將處於較低的段位。
所以應當調整好心態,如果收益率能跑贏CPI、能高於房貸利率、
能幫你實現未來5年、10年的理財目標,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妙資金融理財師認為,尤其是對於目前負利率、
高通脹的經濟形勢下,切不可好高騖遠,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
做好科學合理的理財規劃,才能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