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小區裡、房間內,家長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聽到短信、微信消息響起時,立馬拿起手機查看,哪怕孩子就在身邊,也抱著手機不撒手……
根據一項研究表明:
普通成人每天查看手機60到110次,由此可見,陪伴孩子只有多少時間,難怪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疏遠、不愛說話。
所以,哈佛心理學家建議:在以下5個關鍵時間,家長應該放下手機,和孩子好好相處!
1
出門前
每一天,家長忙碌的時刻都是從早晨開始的,不僅要準備孩子上學的衣服、準備早餐、帶孩子刷牙洗臉,還要幫忙檢查作業是否放進書包、給零花錢。
有時候孩子還會跟家長說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今天什麼時候去接自己放學,學校安排了有趣的唱歌比賽,要好的同學會在學校門口等我……
在這麼擁擠的時間裡,多數家長醒來後卻偏偏喜歡抱著手機工作、聊天、看新聞,一般能看個半小時,聽到孩子起床了才跟著一起起床,然後匆忙為孩子準備必需品,從頭到尾都是催促孩子快些,出門的時候也是慌慌張張,無法和孩子正常交流,偶爾還會忘記孩子交代的事情,孩子一整天的學習狀態從早晨開始就被打亂了!
其實,要想既能為孩子安排家庭生活,又能聽他說自己的校園生活,小編建議家長:比孩子提早半小時起床,先處理好自己的事情,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起床後全心全意為孩子安排妥當,高高興興開始全新的一天!
2
下班回家時
有的孩子常常會向老師抱怨:
“我爸爸才不愛我,他下班回家都在打電話,我喊他只會告訴我'等等',現在我都不喜歡和爸爸玩了!”
這樣的現像很常見,很多家長下班回家時,依舊是機不離手,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手機困住了,也就注意不到身邊渴望你擁抱的孩子,因此讓孩子失望,誤以為家長不愛他了,甚至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然後開始胡思亂想,直接影響第二天上學的狀態。
所以,家長下班回家前,可以先結束比較緊急的電話等等交際,確保回家後能第一時間接收到孩子的愛。可以和孩子一起擁有一段親子相處的時刻,專心陪伴的同時,也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做一個體貼的家長!
3
孩子做作業時
每次孩子放學回家,總能帶回來一大堆作業,因此孩子在家的時間多半都是做作業中度過的。
而往往這時候,有的家長喜歡捧著手機坐在孩子身邊監督,玩一會手機,“教育”孩子幾句。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容易打亂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的心思轉移到了手機上,作業質量不能保證,同時造成孩子做作業磨蹭,一心兩用。
這種壞習慣一旦養成,導致孩子在考試的時候也不能專心致志,更別說順利交捲了,成績自然不如人意,十分打擊孩子薄弱的信心。
其實,家長可以挑一個比較遠的位置監督孩子做作業,或者乾脆不出現在孩子麵前,留給孩子一個安靜思考作業的環境,並且保證不在孩子的視線內玩手機,不做誘惑孩子的“罪魁禍首”!有家長這樣的好榜樣,孩子的學習只會越來越好!
4
吃飯時間
我們常常看見這樣一種現象,飯點的時候,家長喜歡邊玩手機邊吃飯,把孩子晾一邊,雙方沒有一絲交流。
我問過孩子如何看待家長的這種行為,孩子說:“他們一直是這樣的,我都習慣了,反正我有什麼話也不會跟他們說。”
其實,在吃飯的時候,孩子是非常渴望能和家長一起分享有趣的見聞,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發現孩子的優缺點,並且可以及時糾正孩子的缺點,肯定孩子的優點。
如果家長只愛玩手機,不選擇和孩子交流,又如何能知道在學校孩子發生了什麼?有沒有受人欺負?最近老師是表揚還是批評了?長此以往,孩子越會封閉自己的內心,不愛和家長說話,變得孤僻內向,對孩子未來的交際也有不利的影響!
所以,當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時,家長一定要放下手機,不讓手機成為阻礙自己和孩子溝通的障礙!
家長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一天都學習了什麼,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藉此,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要知道,飯點對話是大家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時候!
5
睡前時間
睡前時間,也是家長最愛玩手機的時刻。如果家長自顧自地玩手機,以獨立為理由,要求孩子自己一個人做完所有睡前準備工作,孩子會覺得明明家裡有人,卻感到十分孤獨,沒人疼愛。久而久之,孩子變得敏感,不親近家人,反而對外人更加親近、交心,而這樣的孩子也最容易上當受騙,心裡受傷也在所難免!
所以,無論孩子年紀多大, 當他準備入睡時,家長也應該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洗漱,和他說會話,或者讀一篇睡前故事,全心全意地陪著孩子入睡,給孩子一個安心的夜晚和足夠的愛,這樣才能保護孩子不輕信他人!
一天只有24小時,除去工作睡覺,陪孩子的時間已經少之又少,如果再讓手機分走一部分時間,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時間更是少得可憐,那麼,孩子的心裡話又該找誰傾訴呢?
所以,家長常說的孩子叛逆、不聽話就是這樣造成。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