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魚爸
1
多年後,當我看到一句話:父母尚在苟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
我第一時間就想起一個老人和他的兒子。
記得讀大學的第一個學期,一群愣頭青,從農村一下子到了城市,有點找不著北。
因為專業需要,老師說大家盡快想辦法裝備一台電腦。
當時我一听就懵了,因為組裝一台電腦要3000多,家裡剛剛湊錢給我交了學費。
還有幾個室友也是一籌莫展,說要晚點才行。
才過了一天,一部閃亮的手提電腦就出現在我們寢室。
原來是那個有錢同學的。
他對大家都很豪爽,常常拉著幾個玩的好的同學一起出去下館子,說學校的菜不好吃。
然後晚上就買燒烤和啤酒在外邊聚會。
過了半年,有一次一個滿頭大汗的老人出現在我們寢室門口。
用方言說找人,我們只能聽懂他說的那個名字。
原來就是找那有錢同學的。
輔導員也過來了,跟我們說他是來這邊看病的,沒想到錢帶少了。
到兒子這來看看,看能不能先拿點路費回去,再寄過來。
那個老人看上去就是長期勞動的,大大的手掌上面纏著厚厚的繭子,頭髮已經半白,喘著粗氣,非常瘦弱。
後來才知道他50歲不到,但已被高強度的勞動壓垮了。
當他的兒子回到寢室後,臉馬上就變了。
平常待人滿面春風的他,此刻馬上冷冰冰地,從牙齒縫裡擠出一句話:
“你怎麼來了。”
“你那還有錢么?”
“幹嘛?”
“我這次帶錢帶少了,你看醫生開了一堆藥。”
“吃那麼多藥幹嘛,又不能當飯吃。”
老人沉默著。
“要多少?”
“500吧,還要給那個幫忙帶我過來的老鄉買點東西。”
“沒有!只有200了。”
當時我們都目瞪口呆,在旁洗衣的洗衣,做作業的感覺做作業,沒事做的就在床上裝睡,都不想惹毛他。
最後老人拿了300塊走了。
只是他請人吃一兩次飯的錢。
後來,我們寢室的人他也不一起玩。
而我們,也不想跟他玩。
總覺得心裡有點堵。
2
我們中國的父母,都自帶一種犧牲精神。
自己可以不吃不喝,也要給孩子吃,給孩子喝。
沒有自我,以孩子為中心,把自己的一切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所以往往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天。
曾經看到過一個貼吧里,幾個10多歲的孩子在那說自己的風光事蹟。
有一個孩子說:“你們知道我是如何控制我爸媽的嗎?我就跟他們說,不給我買手機,我就跳樓。不讓我玩遊戲,不讓我看電視,我就跳樓。每次我一說,他們就直哆嗦,馬上束手就擒。”
這是一個多麼“聰明”的孩子,他知道父母在乎自己,所以他就想著用這個去控制父母。
當教育真的到了這一步。
我想做父母的也只剩下嗟嘆和後悔了。
在過去的日子,有沒有?哪怕一次想過:
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變成了家庭的中心?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放棄了自己呢?
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身上美好的品格慢慢消失了呢?
3
如果你問一個寵溺孩子的父母:
你為何要這麼做?
為何要事事滿足你的孩子呢?
甚至自己主動去過度滿足孩子呢?
很多答案是:我愛他,所以我願意付出我的一切,孩子是我的命根子。
所以孩子切一個菜你怕她把手指割破。
孩子掃地做家務,你怕耽誤他學習的時間。
孩子任性地要玩遊戲,你怕孩子怪你管的太嚴。
孩子第一次朝你揮起拳頭打你,你說孩子小,不懂事。
孩子偷偷拿錢去買東西,你覺得是小賣舖的老闆慫恿了你的孩子去花錢。
因為這樣的保護和溺愛,孩子慢慢地變了。
他一次次地試探你的底線。
尋找你的弱點。
還有一個答案:我自己窮怕了,我不想孩子繼續窮下去,所以要富養。
所以自己縮衣節食,也要給還備齊蘋果三件套的父母太多了。
記得我有一次在電腦城遇見一對父子。
在蘋果專賣店裡頭,我在看電腦。
那個少年也在那,喊著一定要把手機和電腦一次買齊。
而老實本順的父親就一直在那焦急地說“下次買手機吧,說好先買電腦的。”
“你看一起買優惠1000,也就15000。給你省錢了。”
最後那個爸爸把售貨員拉到一邊說“能不能再少點。我只有1萬2。”
“爸,你不要這麼沒出息,好不好,我們班誰不是電腦手機ipad一起配啊,都要兩萬呢,我還給你省了5000。”
他爸的臉色有點難看了。
“這次不買了,下次再來。”
“不買我就不去讀書了,本來我也不想去讀。”
聽他這麼說,那個爸爸馬上出去打電話了。
過了一會回來說“這次給你買了,書一定要讀,等會又像我一樣給人做小工,我們家需要你讀出名堂。”
這時那個孩子就開心地笑了。
我當時拿著自己那用了兩年的華為手機愣在一邊。
因為工作了將近5年,我也只配了蘋果的電腦,因為覺得背著輕便。
這個孩子的大學入學裝備就如此,難道真的是我們國家變得富裕了?
還是我落伍了?
4
當我做了父親,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傢伙,我也常常想不能讓他像我一樣吃那些苦。
那就富養吧。
但冷靜下來後,又會給自己念念緊箍咒。
告誡自己“不管如何養,一定要讓他有感恩之心”
有感恩之心的孩子,他能懂得父母的不易,也能懂得家裡的真實情況。
如果清貧,他也能跟父母一起積極努力,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如果富有,他也會明白,自己的路終究得靠自己去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富貴而不淫。
古往今來,如果一個人沒有好的德行,成就再大,也會在頃刻間土崩瓦解。
品格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立世之本。
所以我一直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把這當作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
如果單純只是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而忽視品格的教育,那肯定是本末倒置了。
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請培養孩子的尊長意識。
你有沒有發現:以前我們10歲了,吃飯是主動給老人裝飯。
如今吃飯,基本都是老人給10歲孩子裝飯。
而孩子在那心安理得地等著,慢一點還不高興。
在很多家裡,是幾個老人一起伺候著小皇帝或者小公主。
我們不需要在學校大操場上做感恩的講座,搞形式主義。
而應該在平常就讓孩子有尊老愛幼之心。
給孩子做出以身作則地榜樣。
我每次收到家鄉親人的禮物。
打開時總是珍惜而感懷這份情義。
也會告訴兒子,這是你婆婆給我們準備的,然後說說故事。
打電話時表達自己的敬意和喜愛。
等跟老人家見面了,孩子跟老人也更親切一些。
父母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感恩土地對我們的供養,生長出莊稼,供我食。
感恩一棵大樹的貢獻,有陰涼,還有一片綠意,供我休憩。
感恩對我們幫助過的人,他們的溫暖的心意和美德正是我們需要學的。
所以那時我收到了一箱子櫻桃,會叫兒子分給小賣舖的阿姨一點,嚐嚐看。
也給早餐店的叔叔一份。
我告訴兒子,你去送吧!
因為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過很多的幫助。
我們要記得,並且盡力回報他們。
有很多的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可以放寬一點,長大後再嚴格一點”,或者是“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懂事的。”
其實不然,因為“樹大看苗,人大看小“。
在孩子年幼時,父母的影響是最深刻,最直接的。
如果你從小對孩子驕縱寵溺,到大了的時候估計就來不及了。
而沒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長大後真的比白眼狼還要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