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和尊重事物都是我們人生中最基礎的一堂課,面對每個人不同的人生,
我們作為父母,有責任,有義務教孩子學會尊重,對一張白紙的孩子而言,這是開啟他們品德教育的第一章。
今天四川教育手機報小囈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華華家裡來了一個保姆,是個老實的中年婦女,她家裡經歷了許多坎坷,三個兒子中有兩個有先天性疾病,不得不背井離鄉來打工,身上就帶著一張家裡的照片,想家的時候就看看。
爸爸媽媽對保姆很好,讓她同吃住,然而華華不懂事,經常調皮搗蛋捉弄她,保姆也是逆來順受。
有一次,華華吃零食把碎渣弄得滿地都是。媽媽看了很不高興,教育華華說阿姨才掃過地,他這樣是不尊重阿姨的勞動成果。
沒想到華華的話令媽媽震驚:“你給她錢不就是讓她掃地嗎?我為什麼要尊重一個掃地的啊?”當時保姆就在旁邊。媽媽是又驚又怒又尷尬,趕緊給阿姨道歉,還讓華華也道歉,沒想到華華還死活不肯。
華華不懂事發展到巔峰的時候,在保姆不在時撕了她的照片,在她床上尿尿,她回來看到了,捧著照片的碎片哭了,而年幼的華華有些悔意,但他覺得自己是主人,一點兒也不想認錯,做出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跑出去玩了。
媽媽回來之後,知道了這件事,她生氣得想揍華華,但是被保姆攔住了。
媽媽冷靜了下來,孩子卻惴惴不安。不過媽媽最後並沒有懲罰孩子,而是把孩子叫來身邊,讓他親眼看著媽媽手洗了保姆的床單,並把撕成碎片的照片一點點拼起來,拼了大半夜。
孩子最後邊看邊哭,哭著向媽媽認錯,媽媽也沒有停下。一宿未睡。
做完這一些事情之後,她給華華講了很多保姆對他很好的細節,問了華華兩個問題:
媽媽替你承擔後果,你難過嗎?
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你覺得呢?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教孩子懂禮貌,是每個父母都要努力去做的,現在的孩子也做得越來越好,
但是在保姆、服務員、清潔工人的面前,你又是怎樣教導孩子呢?
你的行為有特意將他們分開嗎?你的言行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嗎?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價值觀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
當然,孩子同時也被身邊的其他親朋好友和環境所影響著。
這些態度都會被孩子模仿致使孩子不尊重他人,
當父母發現孩子被給予了壞的影響時,應該立即採取行動,杜絕這些影響。
如何教會孩子尊重他人
01 教給孩子索取與付出的關係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為了維繫生存,孩子一直處於索取的狀態,
在他們的意識裡認為:索取是很理所當然的狀態,而沒有付出的意識。
所以有時候家長要孩子幫忙做什麼事情時,孩子才會跟大人討價還價。
事實上,索取與付出是對等的,當雙方的平衡被打破時,一定會帶來相應的後果。
家長再給孩子付出的同時,要利用一些機會從孩子那里索取回報。
比如:讓孩子幫忙做些家務,生日或者紀念日時讓孩子做個小卡片等禮物,給家長搥搥背都行。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為,其實是讓孩子體會到家長付出的不易,從而懂得感恩和回報。
將來到了社會上,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與人相處,成為一個懂得處世哲學的人。
02 個人的權利還包括對個人所屬物品的擁有權
物品所有權包括孩子的玩具、書本、衣物、自己讀書的空間等,這些不能隨意被破壞和侵犯。
家長在生活中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比如:孩子的玩具讓他自己整理和收藏,進入他的房間之前可以先敲門,拿他的東西之前詢問他的意見等等。
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細節,但是孩子會在這些小細節當中學到具體的方法,並將這種行為轉化為自身的意識,融入自己的言行中。
03 教會孩子區分自我權利與他人權利的界限
人都具有趨利性,總擔心別人會損害到自己的權利,而在維護他人的權利方面就顯得漠不關心。
明確自我權利的範圍是為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至於毫無原則地擴張自己的權利而損害到他人的權利。
區分自我權力與他人權利的最簡單方式在於是否會讓自己或者他人感到不愉快,如果有,那就要反思下自己,然後做適當的調整。
04 告訴孩子人權是平等的
每個人的人權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每個人生活在社會當中都是社會的一份子,自己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也要尊重別人,正如中國有句古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家長平時在與人交往時,自己盡量要做到謙恭有禮,為人處事不咄咄逼人,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遇到問題多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也成為一個平和有分寸的人,既能夠表達自己,又懂得體諒他人。
父母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因為付出而值得被尊重,因為勞動而值得被尊重,尊重不因地位身份而輕賤。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孩子將來面對生活中的榮譽和挫折,才能寵辱不驚,從容鎮定的面對人生,堅信自己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