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生活總是簡單純粹的,和童年的零嘴一樣,簡單不花俏,卻總能讓我們開心好長一段時間。
就好比砵仔糕,以前學校門口時常能看到一輛單車,車座後放著一個透明箱子,箱子上貼著各種口味的名字,裡頭裝著各種口味的砵仔糕,一個個小瓷碗,一兩根細竹籤,紅豆味、香芋味、綠豆味.....那裡就是當時的天堂。
關於它的起源,說法有很多,比如:
它首創於廣東台山,距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清朝咸豐年間的《台山縣志》就有記載;
它是從香港流行起來的一種小甜點,因巨星劉青雲和袁詠儀主演的《新不了情》一炮而紅;
它來自於古代的農村,當時的人用白米磨漿製成的,後來才演變為現在砵仔糕 ......
小小的一個點心,它背後也肯定會有一些我們目前無法得知的,有趣的故事。如果不是要研究砵仔糕的發展史,那大可不必鑽牛角尖。
圖via網絡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煙韌”這個詞用來形容砵仔糕最合適(儘管在其他吃的也用過很多次這個詞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煙韌在粵語中還有表達情侶間恩愛的含義,所以它也是情侶們約會時常吃的點心(雖然已經很久沒在大街上看到情侶吃
砵仔糕了
)。
經過惠福東路100次,幾乎每次都很巧合地沒留意到這裡有間砵仔糕店,後來才知道實體店是17年下半年才開業的,所以這次專門找上門去了。
肥糕砵仔糕
店裡的砵仔糕口味有20+種,菜牌高高掛在牆上,有些的名字也是充滿著清奇的畫風。
到店時人不多,但是擺放在櫃子裡的砵仔糕已經賣出不少,有一些甚至已經估清了。店裡的砵仔糕分兩種,一種是由馬蹄粉做的,糕體偏透明;另一種是用粘米糕做的,糕體偏米白色的。
馬蹄糕做的砵仔糕會Q彈許多,各種口味都很明顯,而且拉出來“震騰騰”的,像是吹彈可破的小臉蛋。
傳統的砵仔糕口感會軟糯些,有淡淡的米香,但個人還是比較喜歡Q彈的。(請忽略我略帶主觀的表情
)
上一次吃砵仔糕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這次一次過點了8種口味試過癮!
壹
水晶砵仔糕
港式奶茶QQ糕:入口瞬間是沒什麼味道的,但待慢慢咀嚼開後,奶茶味就會蔓延在口腔了。
紫薯夾心QQ糕:很好辨別的一款砵仔糕,中間是一抹今年流行色——紫色的內餡。真·紫薯系列,煙韌之餘則是綿粉。
專門還挑了兩款口味特別些的,斑斕和桂花綠豆。
斑斕QQ糕:這一口味的是指砵仔糕裡加入了泰國香蘭葉和綠豆。香蘭葉的香氣是略略帶有些類似米飯香的,很獨特,用來做砵仔糕的味道也是值得一試的。
桂花綠豆QQ糕:桂花香聞多會有點熏,但用來做成食物香味就會變得清澈很多。平時很喜歡吃跟桂花有關的東西,桂花味的砵仔糕自然是我的“獵物”之一。如果說斑斕味清香,那桂花味的會更加輕柔。
香茅檸檬葉菠蘿QQ糕:這一款口味的會比較普通,檸檬香味和香茅味不會很明顯,菠蘿感覺像是罐頭食品,但純屬個人感受哦。
貳
傳統砵仔糕
雖然說現在市面上比較少見傳統砵仔糕的身影,但還是有售的,至於味道是不是還和以前的那樣,就因人而異了。
貓山王榴蓮:糕體會偏糯一些,放到嘴邊就能聞到榴蓮味。而且是真·榴蓮。雖然愛吃榴蓮,但做成砵仔糕後反而有些許抗拒,大概是因為軟糯的口感加之榴蓮濕綿不是很習慣吧。
芝士米糕:又是一款味道濃郁的砵仔糕。如果不喜歡芝士,會避之不及。而且造型很像煎蛋有木有~
咬開後會看到裡面還夾著料的哦~
椰蓉紅豆米糕:與其說它是砵仔糕,我更願意就叫它米糕。椰香味很重,“PP”部位的紅豆挺多的,但口感偏硬,要扣點分~
在吃完8種不同口味的砵仔糕後,一口氣又打包了一盒帶走。並不是因為它有多好吃,而是那種吃到砵仔糕就很滿足的感覺,讓我想起了小時候。
都說砵仔糕有童年的味道,但具體的味道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淡了很多很多,與其說懷念那種味道,還不如說懷念那時的自己和時光。
物價漲了,味覺或多或少也變了,但有些懷念是越來越深刻的。砵仔糕之於我,就是這樣。
肥仔砵仔糕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488、494、496自編02鋪之一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12:30~21:00
人均參考:堂食了8種口味,一共消費35.5元
交通指引:地鐵1或2號線公園前站D/J出口,出來步行至惠福東路即可,在點都德附近。(或者導航:肥糕砵仔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