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一種常見病,以一側或兩側足跟腫脹、麻木疼痛、局部壓痛、行走困難為特徵。
本病多因跟腱周圍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等引起,發病多與慢性勞損有關。
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筋骨失去濡養,加之風寒濕邪或慢性勞損的影響,足跟遂痛。
治療本病,易祛風除濕,溫經散寒,軟堅消腫,活血鎮痛。
治療足跟痛方法一
取烏梅適量去核加入醋少許搗爛,再加入少許鹽,攪勻,塗敷在患足處,用紗布蓋好膠布固定。
每天敷1次,連用一段時間,有效果。
治療足跟痛方法二
取川芎45 克研成細末,分成3份,裝入小布袋內縫好。
將藥袋裝入鞋裡,直接與患足痛處接觸,每次用1袋,3 袋交替使用,換下藥袋曬乾仍可用。
治療足跟痛方法三
取鮮蒼耳葉適量,搗爛敷患處,外用塑料薄膜覆蓋膠布固定,乾後換藥,不拘數次,
如有起泡,可按燙傷處理,癒後再繼續使用。
注:一般5~ 6天見效,疼痛消失,骨增生存在但不發展。蒼耳
治療足跟痛方法四
取仙人掌適量,刮去其兩面毛刺,然後剖成兩半,用剖開的一面敷於患足痛處,
外用膠布固定,敷12小時後再換半片,冬天可將剖開一面烘熱再敷患處,
一般宜晚上敷,治療期間宜穿布底鞋,適量活動,使氣血經脈暢通。
治療足跟痛方法五
取鮮川楝葉30~ 60克,加紅糖適量,搗爛成膏狀,
外敷患足跟,24小時後更換,一般用藥2~ 3次疼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