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尿酸高,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痛風,其實,尿酸高不僅會導致痛風,還會引發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結石,甚至誘發腎衰竭等等。也就是說,痛風只是高尿酸的所致危害的“冰山一角”。
研究發現: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維摩/毫升,新發糖尿病風險增加17%;高尿酸患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增加81%,且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維摩/毫升,高血壓風險增加9%;高尿酸患者的腦卒中發生風險增加22%,腦卒中的死亡風險增加33%。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沉默的殺手!
通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產生的尿酸量與尿酸排泄量之間,能保持一種動態平衡。一旦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減少,就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
在正常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男性和絕經後的女性>420mol/L、非絕經期女性>360mol/L,即為高尿酸血症。
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也已超過正常值,只是由於尿酸鹽沒有沉積到關節或軟組織裡,因此沒有發生痛風關節炎、痛風石或尿酸結石等表現。只有在尿酸鹽在機體組織中沉積下來造成了損害後,患者才會出現痛風。
而且,無論是否出現關節疼痛等痛風症狀,高尿酸血症對人體的損害是一樣的,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沒有症狀而不會引起注意,反而更具危險性,就像沉默殺手。
尿酸太高,會出現這5種表現
如果出現下面幾種情況,那麼,說明尿酸已經很高了,千萬不要忽視!
1、關節疼痛、紅腫
大量尿酸結晶沉積關節腔內,可誘發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往往在深夜突然出現關節疼痛,如刀割般疼痛,嚴重時會影響走路,伴關節紅腫,局部皮膚溫度升高的症狀。
首次發作以第一蹠趾關節(大腳趾與腳掌連接的關節)最常見,佔90%左右,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間關節等也會受累。
2、痛風石
如果尿酸控制不好,痛風反復發作,大量尿酸結晶沉積在皮下、關節腔內,會形成痛風石,造成關節骨質破壞、畸形。一旦出現痛風石,體內尿酸已經非常高了。
3、突然少尿或無尿
尿酸結晶沉積於腎臟,可導致急、慢性尿酸性腎病和尿石症。大量尿酸結晶沉積在腎小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會突然出現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症狀,所以,一旦出現這類情況,也要警惕尿酸高了。
患高尿酸血症10~2O年的患者,由於結晶長期沉積於腎間質,導致慢性間質性腎炎,可出現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輕到中度蛋白尿,也就是慢性尿酸性腎病的表現。
4、血糖異常
尿酸高,會降低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影響胰島素的正常發揮,進而尿酸鹽結晶會損傷胰島細胞,還會降低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血糖上升,增加發生ll型糖尿病的風險。
5、血壓異常升高
如果體內尿酸水平過高,就會導致血管失去舒縮功能,而高尿酸水平可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這4大因素,是導致尿酸高的罪魁禍首!
1、疾病因素
尿酸偏高多半出現在絕經後的女性,中老年人群發病通常與疾病有關,比如痛風病、腎臟受損,導致尿酸代謝不暢;血脂偏高,血液黏稠流速變慢,導致尿酸難以代謝排出等等。
2、飲食不當
長期喜好食用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動物內臟、啤酒等。同時體內抗氧化能力變弱,導致尿酸持續增高。
3、缺水導致
一般是由飲水過少,或運動後不及時補充水分造成的缺水,體內水分過少會導致抗利尿出現分泌現象,導致血液中的水分減少,形成濃度高的尿酸,從而造成尿酸偏高。
4、部分藥物引起
藥物引起尿酸代謝不暢,如利尿劑和部分降壓藥物。
做好這4件事,改善高尿酸
1.管住嘴,少吃這些食物
選擇低嘌呤食物(如主食、新鮮果蔬),避免食用高嘌吟食物(如動物內臟、濃湯、肉湯、海鮮等),避免飲酒。
2.防止超重、肥胖
有研究指出,超重人群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往往偏高,減重之後,血尿酸含量可明顯降低。
因此,運動減肥,合理控制體重,可幫助減少尿酸含量,防止痛風發生。建議:堅持適量有氧運動,如健步走、慢跑,每週5次以上。
3、控制血糖
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使血糖控制達標,防止脂代謝,嘌呤尿酸代謝紊亂。
4.飲水充足
多喝水,可以促進體內的尿酸排泄,有利於調控尿酸。每天飲水2—3升,增加尿酸排泄,最好選擇白開水, 不推薦濃茶、咖啡和碳酸飲料。